一句“在吗”,让你想起了什么?
在吗?
这是多么熟悉的PC时代问候语。虽然在现今的移动网络时代已经不多见。90前的人应该都很熟悉。
据了解,这几天,只要用户在支付宝上搜“在吗”,就会收到一首情歌,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去搜,听到的歌也不太一样。
很有意思的巧合是,就在不久前,阿里旗下的虾米音乐正式宣告“下线”,而转型B端服务。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音乐也试试的秀了恩爱。
这两天推搜索的,也不仅仅是支付宝,还包括抖音。北京字节跳动CEO透露,抖音视频搜索月活用户已超5.5亿。这是抖音首次公布其搜索活跃用户数。
一个搜的是“歌”,一个搜的是“视频”,这而且都不再是简单的“所搜即所得”,而是通过算法而来的“更懂你”。在这支付宝的这个搜索中,不用你说什么,机器就给出你应该得到的回答。
同样,视频搜索也很重要。字节跳动表示,“过去几年,整个社会的表达、创作都在视频化。作为信息获取最直接的途径,搜索也在视频化。” 张楠表示,如果抖音希望成为人类文明的视频版百科全书,那视频搜索就将是这部书的索引,是寻找答案,收获新知的入口。
搜索很重要,曾经是互联网的三大入口之一,也造就了谷歌、百度这样的巨头企业。当然了,雅虎、微软、360这样的公司也拥有一席之地。
支付宝的这个“在吗”,有点似曾相似的感觉。在很久之前,百度就推出过“搜索即应用”,但后来却雷声大雨点小,主要原因是百度的生态体系不足,其他系的产品都不让他“抓”。
现在百度转身去做智能汽车,搜索反而要成为其他巨头正式攻击的对象。在2020年,全民都疯抢电商蛋糕之后,搜索也许会成为2021年的蜂王浆。
在现在的百度、头条等APP里,如果你输入一个与应用相关的,一般都会打开一个小程序,相当于直接打开了相关应用。支付宝的小程序生态建设越来越大,这次开启在吗模式也就变得正常。
从去年开始,支付宝就一直在发力搜索。2020年5月27日,支付宝也宣布,搜索业务重新整合后首次成为独立事业部,由原淘宝搜索产品总监袁怀宾担任搜索业务“一号位”。
2020年6月11日,新式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发布了一份战报:2个月时间,其支付宝小程序搜索量月均提升50%,强大的搜索流量也推动会员数量猛增近8倍。
2021年2月14日,支付宝数字生活平台发布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三天,“结婚”的搜索次数是去年春节的3倍多。同样被搜索较多的还有“搓澡”和“失眠”,搓澡洗浴相关信息的搜索量较1月同期增加21%。而“失眠”的搜索量逐日增加,大年初二比初一环比增长了30%。
当然,有人认为支付宝做搜索是为了“社交”,有人认为支付宝做搜索是为了“搜索”,但我们也可以认为,这完全是支付宝在生态建设中构建的关键一环。
你认为,搜索难道不是淘宝的核心能力之一?淘宝的千人千面和智能推荐,都是搜索进化带来的价值。
从理论上讲,至少内容足够多,超出了人们直接掌控的范围,就需要搜索的存在,比如图书馆的索引,或者每本书上的目录。现在这些大型互联网公司重新开始重视搜索,也是APP内容达到一定复杂之后的必然。
专业人士认为,超级APP的诞生,以及小程序的蓬勃发展,给予“新搜索”的诞生创造了条件。首先,过去简单的索引搜索,已经无法处理超级APP内复杂的信息和服务的结果呈现,需要平台去优化体验。其次,小程序的诞生丰富了超级APP的服务边界,为大平台和中小平台和平共处创造了机会,搜索可以最大化发挥小程序带来“暴涨”的信息和服务的价值,进而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
以前的搜索靠的是“抓”,现在的搜索靠的是“算”。有的超级APP将小程序从幕布式改版以后,不得不很快改回来,也体现了用户感知上的难题,屏幕就这么大,太多的东西放不下,如何给尽可能多的内容和应用展示和启动的空间,最终得靠搜索。
当然,对于社会来说,一种新的SEM优化会应运而生,如何适应新的算法时代,如何去更好的让用户通过搜索发现自己,会成为热门。
结合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新兴的“算法搜索”完全可以实现真正模糊的用户寻找,即便用户没有想明白要找什么,应用也可以帮着搜出来。一触即达,一问遍知、未来可以通过语音、视频等等方式来唤醒我们的智能世界,解决人与需求的快速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