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苹果又开了发布会。但是,热度好像不如从前,连媒体的关注度都很低。


实事求是的说,这场苹果发布会,应该是亮点全无。如果非要说有特点的产品,那就是iMac,设计风发生了变化,这也表明苹果公司也在尝试新的思路,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也是苹果创造力在产品应用端衰退的表现。

苹果什么时候会造车?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这么高的发布会密度,确实很难保证每一次都有足够大尺度创新诞生,苹果也不会例外。在我们这个“做梦多能力少”、“吹得多做得少”的科技时代,苹果还算是一股清流,不怎么干吹!


当然,苹果也在尝试向物联网迈进,推出了可寻找物品的“钥匙链”,应该是在探索相关的手机拓展功能,但这种尝试也是很保守。苹果并没有明确的看到方向,或者说是认为市场还不成熟。


谨小慎微,不敢“梭哈”,这是大公司病的典型特征。没有永恒的企业,更没有一直领先的创新公司,苹果也逐渐变得更保守更在乎自己的羽毛。这就意味着,与乐视这种创新致死的不同,苹果不会轰然倒下,但会慢慢衰落。


不过,苹果依然还是受到很多果粉的追捧的。如果我是粉丝,也还会坚持一段时间,直到心如死灰。


苹果的受欢迎主要还是来自其多年辛苦培育起来的品牌口碑,这种品牌红利还可以吃一段,但已经在消减中。就产品而言,苹果在两三年前就已经不再是领先者和最优者,算是泯然众人矣。


另外,苹果事实上享受到了美国政府的“保驾护航”,如果没有超级大国对中国相关科技企业的野蛮打压,苹果已经遭受到了华为小米OV联想中兴们的围殴,境况一定比现在惨得多。苹果的业绩创新高,就是美国政府的得意之作,也是经济霸权的结果。


苹果即便股价高企,营收利润不错,也不值得自豪,这种被人护佑的结果就是温室的状态,对苹果的延续实质上没有什么好处。


苹果的问题主要还是封闭,这与社会发展大势格格不入,也事实上引领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诸侯经济状况,造成了一个一个APP的数据孤岛,也是由此才让各国对互联网公司的垄断如临大敌。苹果构建了软硬件封闭一体化的商业模式,这个商业模式一定会随着技术和监管的进步而无法继续,那就去苹果的末日了。船大难掉头,苹果也违背不了历史规律。


苹果公司现在已经是顶部科技公司里进军万物互联最慢的一家,距离亚马逊、谷歌、微软、阿里巴巴、华为甚至小米的差距都在拉大,不管是智能家居方面的电视、音箱、家电还是智能化的汽车,苹果都已经跟不上发展节奏,这也是库克领导下的苹果在战略上的选择。至今,苹果还在平板电脑、一体机这些传统终端上修修补补,目的还是撇脂战略,如果不是这个选择,苹果可能在几年前就倒下了,但这个选择也会让苹果失去未来。


苹果如果造车,应该会是选择世界顶尖的车厂来代工,自己做品牌,毕竟,苹果的品牌才是最值钱的,而苹果的智能汽车相关技术方面的积累并不足以让他买技术为生,以苹果的一贯作风,亲自下场是必然。但是,就目前苹果的发展轨迹,很难想象苹果真的会在近几年推出具有市场震撼力的汽车产品,如果真到了必须造车的时候,苹果也就真的开始“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