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上市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以至于监管方面迅速出手,宣布开始数据安全调查,暂停了新用户注册,还史无前例的对如此大的APP进行下架处理。然后,“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也被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简单的看起来,滴滴、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的商业模式很类似,都是一手托两家的行业中介服务,一边是司机,一边是打车人、发货人,一边是公司用人,一边是个人应聘。在这个商业模式上,另外比较著名的就是美团、贝壳。


滴滴上市当天股价大涨,市值曾接近800亿美元。但是,滴滴的股价并没有维持住,以至于上市当天收市股价仅仅上涨了1%。由此可见,肯定有相当多的股份被转手,有人在抛。


接下来,有关部门的监管措施到位,一个加一个的行业重拳,滴滴的股价大幅下滑。美股周二,滴滴收盘于12.49美元,下跌19.58%,已跌破14美元的发行价。BOSS直聘收盘于30.52美元,下跌15.95%。斗鱼下跌16.42%,知乎下跌15.27%,哔哩哔哩下跌9.13%,满帮下跌6.68%。(请注意,以上这些跌幅比较大的股票,都有一个共同的投资方)


滴滴的上市,仅用了短短20天就走完了从“递表”到“挂牌”的整套流程。在6月份里,17日是BOSS直聘上市,22日是满帮上市,30日是滴滴上市。此前的6月10日,美国政府刚刚宣布解除对微信海外版的禁令。

互联网公司为什么纷纷抢跑美股上市?

在中国,互联网公司生存的方式只有三种:第一种是形成垄断地位然后攫取超额利润,第二种是形成自身能力具有超强赚钱水平,第三种是形成巨大规模大而不倒然后上市套现。


那么,对于很多依靠流量和资本加持来形成了规模的中介类型公司来说,不管是食客与餐馆之间的外卖平台,还是乘客与司机之间的网约车平台,或者买房卖房之间的房地产中介平台,或者求职者与雇主之间的聘用平台,盈利很难,往往只有上市套现一个最好的途径。


就商业模式分析,一手托两家,就形成了所谓的双边效应,依靠大平台的粘性可以实现更低廉的交易沟通成本,但是,这种沟通却不如购物一样拥有深度和广度,也就是缺乏战略纵深,无法通过更细致的运营来变现,所以,这些生产生活服务类的中介的盈利模式基本只能是依靠提成佣金,从交易的两方来挣钱。外卖平台向餐馆收费,网约车向司机方提成,房地产中介向买主收费,总之,谁处在弱势地位,就会成为出钱方。


可是,这种收取中介费的方式只有非常有限的空间,一旦超越了临界值,必然引发交易双方的不满和反抗,这个事情已经多次发生在网约车、外卖平台上。所以,中介方的收益取决于其谈判能力和交易双方对平台价值的认可之间的博弈,而互联网平台的运营成本来自高昂的人力成本、技术成本和资本的高收益要求。就目前形势来看,随着监管对交易双方要求低价的支持力度,这种中介平台的盈利将非常难以维持或者遥遥无期。


目前的形势决定了,资本通过流量与资金注入实现了互联网大交易平台形成,但却无法在垄断状态下实现超额利润,或者也根本没有长期运营来收获收益的想法,能够在合适的被广泛认可的时间点上市,从而实现股权套现,就成为了几乎唯一的选择。


基本上,对于这几年快速被社交流量催化成熟的移动互联公司,上市就是成功,不上市就是失败。


我们可以假设,不管是从数据安全层面,还是从反垄断层面,或者从遏制资本无序扩张层面,有关部门都在加紧研究和出台监管政策,这些政策都可能对一些企业的上市构成压力,甚至导致一些企业无法上市。


于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铤而走险的抢抓机会实现了上市,即便被随后的政策打压,也总比不能上市或者此后无法上市对资本更友好。至少,部分资本会在上市的第一天就去实现了套现。


一些人可能计算过,即便上市后被打击,股价跌走很多,但业务已经上市,几百亿的市值也足以让原始的投资人套现退出,更从历史上看,如果有足够的舆论、游说能力和幕后资本联盟的底盘支持,加上业务涉及民生而不可能被勒令退市或者解体,股价还是有再度爆发的可能。


弄懂了这些逻辑,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公司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抢机会上市的原因。对于幕后资本玩家来说,只要有300%的利润就可以冒上断头台的风险。赶在监管之前上市,就是用小代价换大收益,只要顶过了监管三板斧,那就是值的。股价涨跌只是1-100的问题,而上不上市却是0-1的问题,不可同日而语。总之,上市,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