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车白车,黑里有白白里有黑

随着无线移动APP的普及,网络购物的普及解放了女人的双腿,打车软件的出生也为大众的出行提供了无限便捷。如果你认为人类的欲望就此终结,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喜新厌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无关时代变迁岁月流逝都不曾异变。变化莫测,才是我们的世界永恒的主题。于是,私家专车应新鲜而在夹缝中滋生滋长,逐渐壮实。
新事物的诞生与速度发展代表着市场需求的认可,近期有关于女大学生坐出租车失踪被杀的时间屡见不鲜,乘客独自乘坐出租车的安全似乎并没有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与人接触的工作,不仅仅是有法律约束就能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的解决已经发生以及预见将要发生的负面事件。设想一下,若是可以建立安全信任度高的打车圈,顾客能够在信任范围内的打车圈选择乘坐的出租车。是否能有效的减少打车造成的遇人不淑?
私家车与出租车最大的分歧在于出租车是符合国家允许合法持证上路赚钱的,私家车则相反违法无证经营没有得到国家认可。之前有看过新闻报道,大城市的出租车数量缺乏,供不应求。中国大城市的拥堵问题一直非常严重,车辆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上个月深圳也已经开启了汽车限购,成为中国汽车限购城市之一。相信接下来限购的城市定会逐步递增。那么为何不利移动APP带给我们的精确快捷来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畅通无阻,封杀私家车叫车软件查处违法运营的私家车都是治标不治本,整合出租车与私家车资源,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为民众提供最快速最省时的出行方式。
打车软件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马云就在来往上抨击滴滴打车,他义愤填膺的说自己上了年纪的父母,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连出租车都没法拦到。由此可见,使用打车软件的顾客群基本以年轻人为主,五十岁以上的人能使用的寥寥无几。我在打车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司机,大概也是四五十岁左右,我问他是否使用滴滴打车做生意,他的回答特别幽默,他说我已经开了快二十年的车了,不弄那些乱七八糟的也比他们的生意好。我想他说的这二十年是他的开车经验,毕竟经验只是过去,用过去的经验与时代的智能化抗衡,是很愚昧的。所以他也想不到私家车会利用科技智能化的空挡去抢自己的饭碗。
年轻满溢朝气的我们,无新不欢,有可能的话日夜更新都能够全盘接受,怕就怕日复一日一层不变。好比满街毫无新意,缺乏吸引力的出租车。要不是需要打车,谁都不会想去多看它一眼,几年都不变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无论你用什么软件,招来的只会是老气横秋的出租车与平凡无奇的车夫。叫私家车就不同了,你有什么样的需求,便按照需求自主选择车型。就算招来的不是你所盼望的俊男靓女,至少车型还能对味你的眼球。为生活增添色彩和乐趣。私家车司机完全能够利用自身客流资源去建立属于自己的客户群,或者将客户加入自己所熟悉的靠谱打车圈内。这样既能够通过熟客传播服务口碑,又能够加强双方的认知度与信任感。每个人手中都有这样值得信任的打车圈,那些邪恶的淫棍黑车再无可趁之机。
也许是因为私家专车的需求太大,发展太快,需求太大,招致政府打击严查以保护正常的出租车市场秩序。其实私家车也好,出租车也罢,能够诚信做生意,保障顾客生命安全的车就无所谓黑白。真正的黑车不是用肉眼就能分辨的,人性不可洞悉,更加迫切的突显了载人司机人品的重要性。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要如何建立忠实的信誉,确实值得深思。当然,也不乏有大把投机倒把之人,利用这个契机,通过制造假的口碑的传播,专搞诈骗团伙坑害顾客。怎样杜绝一切不法分子专科技的漏洞,也是一大难题。
改革总是矛盾的,满足得了一面,满足不了另一面。生存了数十年的出租车突然消失,的确会给城市交通带来不小的缓解力量。但对于完全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的中老年人来说,在正常的生活中不是短时间就可以适应的。当然,无论改与不改,乘客安全问题总归是重中之重。黑车白车,只要能够保障乘客生命安全的,就不算真正的黑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