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生态问世以来,社交与电商两个行业的联姻频繁问世,阿里同微博、优酷等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腾讯作为社交大佬,QQ联合微信与京东成了好基友。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联盟,其它站队。互联网恍然进入了战国时的合纵连横时期。借用葛大爷的一句台词:“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什么情况?”

借着近日微信同支付宝之间的封杀事件,小编来乱弹一下。

事件回顾

临近2015春节,阿里上线了支付宝新版“亿万红包”,增加了新春红包功能,推出了四种玩法—个人红包、接龙红包、群红包和面对面红包,同时开放了分享到微信和QQ的接口。

但不幸的是,这个接口存活不到半天,就被微信一手掐断。微信方面就封杀支付宝红包回应称:“微信红包是好友之间的一种趣味互动,表达情感的方式,我们绝不容许有人打着红包的名义进行朋友圈恶意营销。”而最后一句则叫板阿里道:“等什么时候阿里系接入了微信支付,我们再来谈这个问题。”

至此,微信的口吻中已经带上一丝火药味。仅几个小时过后,微信平台上商家开设的店铺便开始无法使用支付宝收付款,同时平台上所有与支付宝相关的链接或请求全部被屏蔽。而支付宝一方则表示,单方面并没有屏蔽微信平台商家的任何接口调用请求。

紧接着,阿里系的虾米音乐、天天动听的用户发现,也无法将歌曲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这一次,微信方面给出“封杀”的理由是:由于用户分享的内容存在安全隐患。不过,对于这种安全隐患的指认有何证据,微信方面并无任何说法。

小编马后炮

一系列的事件,一系列的乱象,掩藏不住事件的本质。

一方面,社交用户的争夺已经白热化。阿里作为地产型电商,以服务广大店铺为宗旨,所缺少的是社交因素,因此,将微博、优酷、影视等社交资源囊入旗下,为的便是将社交平台中的资源引入电商平台。积极开发移动淘宝,也是为了尽可能多的吸引移动端用户。在14年被微信偷袭,证明了其软肋所在,因此,今年的红包大战,绝对会更加精彩。

腾讯作为社交大佬,拥有众多的社交资源,内容制作是其强势所在,而拍拍的中止,也暴露了它的软肋。如今,微店作为微信的尝试性产品,与阿里还有相当差距,为了提前争夺移动用户,为微店的成长创造条件,也是满拼的。

这是阿里系及腾讯系的情况,其它诸如百度、京东、陌陌等电商或社交平台,尽管并没有划入某某系,但他们为抢夺属于自己的那部分社交资源,也是满拼的。

对此,社交营销领域大佬北京天下秀科技有限公司CEO李檬介绍说:“现在,微信营销及微博营销成为电商线上推广活动的主要阵地,也是当下最为有效的营销方式。拥有社交用户,对电商而言,就意味着拥有海量潜在客户及推广人群,当然要下大力气争夺。”

另一方面,无论电商还是社交都呈派系化发展态势。之所以有阿里系、腾讯系的出现在于,现在无论电商类、社交类、营销类还是其它类别的企业或公司,都呈“资源聚合”的发展态势。大企业为了提升竞争优势,以入股或并购等形式,将一些具有竞争力的相关企业并入自己的体系,不断完善自己的生态。小企业因资金、资源、竞争等方面的原因,也乐于同大企业进行合作。

阿里现在已经将社交资源(微博、优酷等)、营销资源(易传媒)、广告投放平台(文化中国)等对自己公司竞争力形成助力的资源,一一囊入旗下。腾讯牵手京东、与华南城联合、入股华谊等举措,亦是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生态。小米、360等企业,也在不断地整合对自己有利的资源。这种态势的发展,让互联网朝着“军阀割据”的局面不断演化。

李檬分析,互联网企业彼此间的合作,是因为在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盛行的社交时代,一个公司不可能掌控所有资源,以控股或联合的形式进行合作,是最佳的资源整合手段。互联网的开放性为其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但这种联合,往往会形成资源垄断,也容易引发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此次阿里系同腾讯系之间的各种屏蔽、“封杀”,为大家上了一堂很生动的课。

脑补未来

在中国的历史上,再强大的国家,再繁盛的企业,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衰落的一天,互联网就像一个庞大的领域,形成具有绝对话语权和控制权的企业,绝对可以实现,但互联网最大的特性就是公平和开放,生长于其中的企业也应该具有这种基因,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的利用各种资源,才能在不违背互联网精神的前提下,不断壮大,这是新时代的互联网思维。若是违背了这一精神,作为互联网上的“住户”,具有开放性思维的他们,很难接受被禁锢或被限制的行为,有可能会“揭竿而起”,在互联网上燃起一场自由革命。

在以往的互联网大战中,已经出现了这种端倪,此次的微信同支付宝之间的对决,及由此蔓延的战火,只是更高级别企业间的又一次演绎。互联网可以“互联”,但切记专制。以传统思维驾驭互联网,不管你的企业多大,多强,都会遭受被淹没的噩运,还望从互联网掘金、成长、壮大的企业,不要忘了自己身在互联网,也是互联网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