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的手机啥软件都没装,但是越来越卡,别担心粗大事儿了,没有中毒,也不是手机不好,去把你的微信清理清理,立马就快了。小伙伴们,感觉到了么?越来越慢的微信,越来越笨重的微信,戴着镣铐在跳舞的微信,它已经过了如磁悬浮列车般快速前进的时期了,现在就像绿皮车一样,就算是普通用户使用起来,都异常吃力。
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让微信在“媒体”这一标签上大放异彩,但是微信的慢基因,同样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得到了延续,无论是其平台在功能上的突破,还是其对上对下的环境,都是被神化的张小龙所无法改变的。
携带着6亿用户的微信,任何可能的变动,都会引发一场大地震,所以,微信是很难做突变的,只能缓慢的进化着,但是在如今时间成本高昂的时代,慢,就是一种害人害己的行为。
下面我吐血分享一下我在微信公众平台认证的艰辛历程吧:
朋友的一家甜品店需要做微信公众平台的认证,我在2014年4月2日申请的微信公众号,并在4月3日申请了认证,认证费用是300元,费用以及相关信息选填后。(认证需要填写企业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工商注册号、法定代表人、组织机构代码证、申请公函等多个材料)
当信息以及费用都弄好以后,后台收到了如上图所示的微信认证已派单的信息。
接下来就是一段漫长的等待期了,就像是都敏俊等千颂伊等了400年一样。好吧,知道做微信认证的人多,等会也是正常的,可是,这时间上,就像是等待“大神”张小龙的降临一样漫长。
4月14日,收到了后台的信息提示,告知我们需要重新提交资料并只有三次重填机会。你花300块钱在商店买一件商品,售货员告诉你,人多,拿货的话,你得闲等等,但是需要你提供手续,完了,再告诉你只有三次提交资料的机会,呵呵,你会跳起来骂娘吧?要知道,这是你花钱让别人办事呀?花了时间等待不说,然后提交资料还不超过三次,这种闹剧也只有微信才会出现这种霸王条款吧?这是赤裸裸的携6亿用户来令认证者吧!
4月19日,被告知需要重新提交《品牌授权书》、《营业执照》。
5月5日,被告知需要重新提交《营业执照》。
这里我要着重说一下关于《品牌授权书》,其实我们是有由总店提供的品牌授权书的,都有正规的盖章以及签字,提交后,对方说授权书不合格,需要有微信官方提供的《品牌授权书》模板。
需要将模板下载好以后,再将相关的资料让总店签字盖章,回传后,我们再将该信息上传。在和总店因为《品牌授权书》沟通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小冲突,总店认为有自己的规则要求,没有将该信息反馈给我们。好吧,这中间浪费了很多电话费和时间,我就不吐槽了。
微信公众平台又一次当了《品牌授权书》的裁判,所有的东西都是由它制定的规则,《品牌授权书》行不行,得按照它说了算。根据百度百科显示,根据法律规定,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在一般情况下要受到被代理人的授权约束,代理事项所产生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权利由被代理人享有。呵呵,貌似微信官方相当于规定了呢。
5月6日,收到了微信官方发布的认证成功信息。
再说一下认证过程中的电话客服问题。微信认证是外包给第三方认证公司的,具体哪家公司以及电话客服,会有信息给出。例如,我上面认证的就是武汉的一家公司。
微信认证的客服电话确实比较奇葩,他们才是真正的公务员呀,擦,早上十点上班,中午十一点半就下班了,下午两点上班,五点下班,所有的节假日他们都是休息的。所以,想要联系他们得选好时间点。上面的上班时间,是我经过多次反复实验以及他们官方给出回复的电话回复的结果。
好吧,如果只是时间点上这么坑爹也就罢了,问题是电话打不进去,何解?在正常时间的上午十点以后、下午两点以后,我均打电话过去询问过,得到的电话回复是“抱歉,您所拨打的电话正忙”,连续多次均是这种结果。
后,终于有一次联系上对方了,总台转到负责人后,说是负责人吃饭去了,让我留联系方式,过后再给我回复,好吧,我这一等等了三天。据我统计,整个微信认证过程中,总共打过对方电话18次,其中联系上的有4次,三次是提醒我认证资料需要更改。
整个认证过程耗时一个月零二天,呵呵,互联网公司向来被认为是“快枪手”,做什么都讲究个快,当然微信早期宣传的也是快速联系对方,但是从上面的微信认证的艰辛历程可以看出,即使是微信这类纯互联网公司,比矿泉水还纯的互联网,在相关信息的对流上,依然处于慢节奏。
总结:微信公众平台认证是一个耗钱伤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