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的互联网行业,最火的词语绝对非“共享经济”莫属,不管懂得不懂得,都要说上那么一两句,开篇不提UBER、Airbnb、滴滴打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懂共享经济。目前看来,共享经济在中国发展最热的领域,无非也就体现在出行、住宿等领域,比如拼车、拼房,这一点从各大企业纷纷布局出行领域就能看出。这是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共享经济案例,为需求双方解决了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但是,如果只是把共享经济看成一种经济策略和模式,那未免有些狭隘了,因为共享经济,并非只是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商业模式,它更多的是一种协同消费的生活方式。
《What’s mine is yours》中有这么一个实例:一位叫Annie Novak的姑娘和朋友一起建立了一个有机农场,她除了用农场产出的水果蔬菜换取牛奶、鸡蛋、面包、黄油等,甚至还用它们换取了农场的法律顾问、财务审计,以及她的创业项目。这样的物物交换看似平常却又不平常,在这个高消费的年代,物物交换已经被抛弃了太久,人们习惯用金钱去购买所需要的一切。对于这点,Novak说她有时还是会用金钱去购买一些东西,比如医疗服务,但是物物交换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这样的交换确实给她带来了经济利益,但是她更享受这种交换所带来的人际关系和人生体验。
Novak与其他领域的人们共享了各自专属领域的技能,从而各自获得自己想要物品甚至经济利益,这种协同消费的方式同样属于共享经济的一种。
这种共享内容绝不局限于有型的物品,如汽车、房子等。身处不同领域但却有着相同兴趣或需求的社群挤在一起,互相分享各自的时间、技能、资金等虚拟的资产,这同样属于共享经济。随着互联网的大力发展,在互联网平台上,这一类的共享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它们不再像拼车一样受地域分布的限制,而是随时随地的发生着。
共享经济不再基于实物产品的交易,而是关乎交易的内容。它不再仅是方便了生活,更会给人带来巨量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联系。同时,它也在更深入的更改着人们的生活与消费习惯。
就像开篇说的那样,共享经济绝不仅是能够盈利的商业模式,更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它能为中国人带来的也绝不止眼前的拼车、拼房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