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按:当“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写入了“十三五规划建议”,国家和社会都在大力推进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众筹凭借其有效而显著的资金筹集作用,又兼具价值发现和市场接受度的试金石特质,一跃成为创新创业初期融资渠道的好搭档。笔者根据众筹类型、众筹项目实际融资情况和大众投资心理分析,认为实体店铺的股权类众筹最具有大众创业的冠军相。
近期雨水笼罩华东地区,且连绵不绝,使得不少人群集体情绪低落,“雨天最想做什么”的话题再度被翻出来讨论。睡觉?看电影?喝喝咖啡看看书?是不是不想去上班?别做梦啦!肯定有人会当头棒喝。但讲真,一家闹中取静,光影氤氲,香气浑厚浓郁,背景音乐若有若无,低语切切的咖啡馆大约曾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奋斗目标或生活理想之一,如果室内温暖干燥,连下雨的窗外都是美丽风景。同理可推还有书店、花卉绿植店、玩具店、宠物用品店、手工工作室,乃至丽江古镇上的一间客栈等。可是启动资金、门面选址、原料货源、雇佣员工、品牌特色和目标客源这些必需的时间、精力、金钱用算盘珠子仔细一扒拉,绝大多数人纵有万般不舍还是选择屈服于现实残酷,将这朵尚未盛开的小心愿继续以梦想之名供养,每一次的萌芽和成长都像在心上那么痒痒地一挠。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原本深藏的目标,突然借着名为“众筹”的翅膀飞过来,似乎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时,是不是就到了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梦想很美,现实很冷
“众筹”的定义和发展历史不在此赘述,其类型根据不同的回报方式可以划分为债权众筹、权益众筹、股权类众筹和公益众筹。债权众筹是以利息为回报方式,也就是P2P;权益众筹以未来的产品或服务为回报,常见为预售;公益众筹是不求回报的募捐;股权类众筹是通过持有股份获取未来收益。众筹进入国内发展后,以实体店铺作为项目展示的,在一开始比较多见的是权益众筹,如旅店、餐饮、手工作品、美容养生店铺,多采用感谢信、纪念品、店铺自产商品/服务、设备/场地使用权和会员卡等作为回报内容,众筹成功项目的目标筹资额都不高,从几千万到几万元不等,众筹门槛低,大多以1元至10元为众筹起点。该类众筹项目在众筹发展井喷的几年中没有太多变化,截至目前,老牌众筹平台众筹网的“奖励众筹——商铺”项目,基本上仍然延续了上述特性和回报结构。
早期股权类众筹的实体店铺中最受瞩目的成功案例当属“3W咖啡”,聚集了100多名互联网业界企业家、投资人、媒体和创业者为股东,号称国内第一家众筹咖啡馆。需要指出的是,“3W咖啡”的成立初衷和大部分股权类众筹项目不同,是为互联网业界提供一个开放、专业、休闲的交流场所和沟通平台,以积聚了互联网界最雄厚的人脉圈而闻名,也曾濒临倒闭,又绝处逢生拿到了多轮融资,搭建了一个具备创业孵化器、天使基金、招聘平台和品牌营销等创客服务的“3W”互联网生态体系。从营利角度来说,由于咖啡产业在国内市场的接受度还很浅,开个咖啡馆和一般餐饮店铺的差别很大。无数个咖啡馆的经营者或曾经的经营者都表示过,开咖啡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咖啡馆赚钱或者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比梦想还遥远。不少人满怀激情冲进来,又在激情消退后苦于收益无法平衡支出而关门大吉。而大部分股权类众筹项目,在创业创新过程中,都无法回避投资人对众筹项目的预期回报。
根据众筹门户网站“众筹家”发布的《中国众筹行业报告2015(上)》①,“众筹家”于2015年5月使用计算机程序采集了92家平台的众筹项目信息,统计数据显示,股权类众筹项目进入统计名单的数量不足权益众筹项目的五分之一,融资需求却是权益众筹的三倍,但实际融资金额却不到权益众筹的一半;股权类众筹项目中研发型产品或互联网平台偏好显著,软件系统类项目占项目比例高达47%;而在不同众筹类目的总投资人数和项目平均投资人数的统计数据上,公益众筹项目和生活用品类项目在该两个数据的排名上分别稳居第一、第二,而软件系统类项目的排名则非常靠后。前述数据表明,股权类众筹的市场需求极大,目前众筹平台远未能满足其需求;众筹投资人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关注度更高,参与意愿更强烈,软件系统类项目由于技术门槛和专业性问题,对一般投资人而言缺乏吸引力。②软件系统类项目在众筹平台上的集中热度与投资人的遇冷反向推断也正说明,软件技术类项目由于不够亲民、不够“接地气”,在线下生活圈中很难融到初始资金,而更多地将希望寄托于互联网上的伯乐相马。
为梦想的种子挖一个坑
近年来,众筹平台渐有细分趋势,老牌综合型众筹平台深挖垂直领域完成战略转型,如改造为智能产品首发平台重新出发的“点名时间”(严格来说已从众筹转向产品预售)和重心完全转移至微电影的“淘梦网”;新型众筹平台则上线伊始即专为特定行业和群体打造,如游戏动漫众筹的“摩点网”和纯音乐行业项目的“乐童音乐”。股权类众筹领域的几大平台也各有特色。
天使汇在成立初期即以TMT行业和高新科技行业的初创企业为重点关注对象,主打创新模式“闪投”是针对线下路演产品,以打造投资人和创业者高效的一天为目标,上午路演,下午沟通,傍晚即签约;另一模式“快速合投”提供在线认购股权项目,通过投资人合投实现超额认购,目前不接受实体店铺项目。天使汇对平台投资人的要求很高,要求是“风险承受能力较高、具备成熟投资经验的特定投资者”,表示不鼓励大众参与具有相对高风险的股权类众筹。在证监会将“股权众筹”定义为“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具有‘公开、小额、大众’的特征”后,天使汇更是多次发声自己是天使合投平台,而非证监会范畴内的“股权众筹”。而打出“首家专注于实体店铺股权众筹的网络平台”口号的人人投则明确声称“为草根天使投资人提供优质融资实体店铺项目”,上线项目都属于“吃喝玩乐”,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比较贴近,但申请融资的项目,必须已有三家以上实体店,其中至少一家经营一年以上。这么一比较,很明显,天使汇鼓励草根创业,但不带一般老百姓玩儿;而人人投则错开项目定位,极力发掘创业者身边的草根做天使,促使融资成功。
一个怀抱梦想的创业者,手里的底牌和心里的预期,想做什么,想要什么,了解了平台特性,才有合适的选择。曲高和寡的创意虽然无法吸引太多的关注度,应者寥寥,如果争取到知名投资,则名利双收,后续发展大可期待。入行门槛低,易于复制的生活服务类项目,在太多类似项目中可能难以脱颖而出,但针对的群体基数大,即使众筹不成功,也当做一次不错的营销展示,投资人和潜在投资人和消费群体之间的转化率还是挺令人满意的。
拔一个萝卜给自己
在本职工作以外,发掘一个副业,找一个稳健的长期投资,是各理财大师对年轻人谆谆教导的真理之一,不少退休人士也颇有再次创业的壮志雄心。一个相对成功的品牌必然经历过创始人殚精竭虑,全力以赴的阶段,没有极大的热情支持,半途而废者众,举步维艰者众,绝大部分更是在创业的念头刚萌芽时就打了退堂鼓。股权类众筹的出现,似乎是个抱团取暖的不错选择。对比软件系统,智能科技和文化艺术等项目的专业性要求,生活服务类实体店铺因贴近生活,又“看得见、摸得着”,在潜在投资人中的接受度比较高。投资人认可项目的原因可以是寻求志同道合,可以是满足梦想,可以是看中行业前景,可以纯粹为了收益,不论出发点如何,都是多一个选择的可能。融资人完成融资项目可以增加资金,可以扩展资源,可以发掘新的增长点,可以提高抗风险能力,不论收到什么,都能为未来发展增添一点动力。一个实体店铺的众筹项目,就像小时候听的儿歌,拔萝卜啊拔萝卜,一个人拔不起,就找老太太、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一起来帮忙。如果有志于此,从投资人角度,就是如何挑选一个大萝卜了。
实体众筹也已有了细分网站。众筹网旗下的原始会在项目方面尚未要求实体规模及经营期限,理论上,个人/企业都可以在线发起融资需求。人人投对众筹项目的要求前面已经做了介绍,和人人投要求比较类似的是筹道股权和天使街,除了实体规模和经营期限要求不一以外,都只接受法人为发起人的项目。而“叫板”人人投的众投天地,同样深耕生活消费行业,但定位于大型品牌连锁投资,项目标准显得有些高大上:(1)品牌连锁店数量达到至少 20-30 家;(2)获得过机构投资或(3)估值过亿,上述标准筛选出的项目撇开是否能保证投资人投资前项目的安全性不说,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接受了市场的检验,口碑和竞争力都初步具备了。投资人在选择项目前,根据投资习惯、行业熟悉度、风险偏好、目标要求,扪心自问是希望打造一个个性小店,还是“小舢板搭上大航母”,既借助了品牌连锁的东风,又免除了高额的加盟费;希望亲自参与项目的经营管理,还是坐享其成等收益。完成自我评估后,从相应平台上寻找项目,可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的老生常谈到任何时候都不过时。选择项目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平台的风控措施,融资人的个人魅力,融资方案的设置和风险,行业的发展和价值判断,都是投资评估的一颗颗砝码,单众筹方案的设置就复杂到要留到下一篇再讲了。但不论怎么说,当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风刮得好猛烈时,实体店铺的股权类众筹很有可能引领普通民众的投资习惯发生变化,在万众创新前先给大众创业放一把火,驱驱阴雨天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