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P2P经验:P2P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最近,P2P跑路的事情,还是时常发生,不少的财友都有点担心。那么,P2P平台如何规范自己的业务,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才能更好的发展呢?我们请来了挖财社区的资深网贷大咖司书甲老师,来为大家解读,以下是原文:

大家好,我是司书甲,非常高兴又与大家见面了。聊互联网理财呢,就一定要好好聊聊P2P。今天咱们的题目是P2P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也是想通过这个点,跟大家讨论一下什么样的P2P更安全,或者说更符合发展趋势吧。

关于什么是P2P,请大家看小司聊理财的第四期,来录节目前,我还看了一下,虽然时间比较长了,但内容还不算过时。

聊这个话题,咱们就要倒一倒P2P的历史了。现代P2P应该从05年英国的zopa开始,但实际上如果单说P2P,那历史就太悠久了。可以说在银行业等传统金融机构出现之前的借贷关系,基本上都是P2P

P2P是英文peertopeer的缩写,这个咱们以前说过,peer有伙伴的意思,即是“伙伴对伙伴的借贷”。我做个小买卖,需要二十两银子,邻里亲戚间借一借,凑一凑;我现在有三十两富裕的钱,他给张三,李四,王五,他们按时给我利息;诸如此类,其实都是P2P

但是这种P2P有很多问题,简单说几个。首先,肯定就是担心借出去的钱要不回来,张三、李四赔了钱,或者就是赖账,不还我钱怎么办?第二,利息怎么定?得大家一个一个商量,咱们关系好少收点,要是碰上地主老财,就等着干一辈子长工还钱吧;还有,二十两银行好借,要是两千两呢?我要做个大买卖,得找多少人借,谁敢借给你等等。

需求推动了服务。传统金融机构出现了,他们公信力强,服务地域广,有标准化的利率,抗风险能力强,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等等等。银行的出现肯定是个大进步。

所以,做现代P2P,第一个不可为的,就是不能倒退回去,民间集资、民间放贷的,做个网站往线上一挂,就说自己是P2P了,这肯定不是趋势。对咱们投资人来说,风险太大。大家也知道,这几年,民间集资出了非常多的问题,很多咱们的投资人都蒙受了损失。

那么接着往下说,刚才我们说了很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他们可以利用雄厚的资金实力,更好的风控体系和大家的风控人员,强大的抗风险能力、较低的利率等等,服务很大一批用户。尤其是大金额、长期的借款用户。比如中大型企业的借款,企业的长期借贷,包括咱们最常见的买房时的银行按揭等等。在这些领域,银行是有相当强的优势的。那P2P要不要也来分一杯羹呢?

我个人的看法是,P2P平台的第二个不可为就是不要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有太多的交叉。

原因很简单,刚才我们聊到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这些领域有明显的优势,P2P平台贷款利率更高,体量还是相对较小,风险抵抗的能力差。服务相同的对象,能拉到比银行更好的客户吗?那么传统银行的坏账都不低,P2P平台又凭什么做的比银行更好呢?投资人的利益怎样保证呢?一家P2P平台,动不动就做几个亿的房地产业务、矿山业务,风险如何,相信大家也能评判了。

所以像动辄几千万、几个亿的贷款,一借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像这类业务还是交给传统金融机构吧,P2P平台做,风险大。出了风险,还要还投资人的钱,怎么办?那就得继续募集,这不就是典型的借新还旧,庞氏骗局吗。

那么,即不能倒退回去搞民间借贷,又不能与银行做过多的交叉,还有业务可以做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咱们老说的那个庞大的贷方市场堰塞湖里就没有好的贷款业务吗?当然有了。

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是逐利的。他们希望利用自己的优势服务长期的、大额的用户,这是无可厚非的。银行有朋友们常说一句话,我做个五千万的贷款业务跟做个五百万的消耗的时间、精力差不多,我当然愿意做五千万的了。

这样,就有很多的小额、短期业务,没有被很好的服务。这块市场才是P2P应该主攻的方向。我们就叫传统金融行业的有益补充吧,我觉得P2P的这个定位更合理。

像现代P2P的鼻祖,英国的zopa,还有美国已经上市的lendingclub,prosper,也不是一上来就跟传统银行叫板的。更多的也是小金额,更分散的业务。怎么做的?当然有很多的风控手段。比如,ZOPA就是将借款人分为四个信用等级,出借者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借款金额、利率和借款期限进行选择,Zopa在整个交易中代替银行成为中间人。Lending等平台也是类似的情况。当然,这些是建立在英、美比较建全的个人征信体系下的,咱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有欠缺。做P2P平台更要适合咱们国家自身的国情。

具体哪些业务更适合中国P2P的发展趋势,哪些P2P业务更安全,投资人可以更放心的投资,当然也包括P2P平台的利率水平应该在什么范围,对于P2P平台投资风险的视别和防范,等等,这些也就是咱们今后一段时间小司讨论的重点,今天咱们先聊到这儿。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