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应支撑供给侧改革

国务院11月23日发文《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继续推进新供给改革。

《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了消费升级的六大方向: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农村消费和品质提升型消费。

《指导意见》全面部署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增加新供给,创造新消费,形成新动力。同时,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发展消费信贷,鼓励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推广至全国。

所谓的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目前,国内获得银监会颁发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既有银行系的北银、中银、兴业、招联、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亦有像电商系的苏宁、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等。

消费金融的发展对促进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不仅可实现金融资源的跨期配置,还可为消费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但由于国内消费金融发展刚刚起步,与美国、日本等消费金融发展比较充分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发展消费金融,以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是政策层面和产业层面需要共同考虑的问题。

个人认为,消费金融应该支撑供给侧改革。过去谈中国经济发展,总是从中国经济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跳出传统三大马车看我国经济增长,供给侧改革意味着“调结构”所代表的产业转型升级。消费金融+无所不在,要积极引导消费资源去“消费”优质产品,满足中产阶层和农村消费的巨大缺口。

以消费金融引导消费升级,再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转型,以供给创新创造消费需求,不仅将进一步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更好地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助力中国梦的实现;还可拉动产业转型,将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高效高质的经济提升,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另外,该思路将产需对接,实现经济良性循环,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消费金融是以消费新热点、消费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升级的重要支撑,它将会带动下一期的购物狂潮,我很期待疯狂采购电动马桶盖、优质电饭煲不再出现日本,而是在广袤的祖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