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P2P平台选择标准的话题,很多财友显然都很热情。尤其是在P2P选择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准,就是资金是否托管。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有了资金托管,P2P平台就百分百可靠了呢?今天我们请来了挖财社区资深大咖理财播报老师来给大家展开聊一下。以下是原文:
在说托管之前,先说一下资金池,池子是用来蓄水的,就是把所有的钱汇集到一起,比如银行就是一个很大的资金池,有人存钱,也有人取钱。
去年出现了很多民间借贷,就是搞资金池,把从老百姓手里的钱吸收过来,存到自己的帐户,然后再用这个帐户里的钱,给之前投资的老百姓分红,事业干大了,组织者再用这个钱去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吃着吃着,玩着玩着,钱就对不上数了,用新投资者的钱去还旧投资者。最后看玩不下去了,就只能跑路了。天祥觉得这种事在三四线城市很多,都是亲戚坑亲戚,我们现在看不到,并不是没有,只是媒体不关注了。
为了防止非法集资,央行当然不能同意这样搞,要求P2P平台建立第三方资金托管。
托管是资金在第三方平台运行,钱不汇入P2P平台公司帐户,P2P平台的借款人和投资人都在支付平台上注册帐号,用于资金操作。当投资人进行充值时,是将自己的钱从银行卡转到第三方平台的帐户上,投资时,就会把投资的钱进行冻结,当募集资金完成时,这些冻结的钱就会转到借款人在第三方平台开的帐号,
当借款方归还本息时,也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帐号直接转入。当然这里资金流动,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是要收服务费的。
从整个过程来看,资金托管中投资人和借款人的资金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帐户中划转,P2P平台是无法接触到钱的。这样投资人的钱就安全很多。
但托管和监管是两回事。
监管除了对资金流动的要求,还要监管三方的真实性和交易的合法性,央妈是希望这个监管由银行来做,因为银行的风控水平是公认的高。但是目前这个事进展有点慢。只有个别平台接入银行监管了,
进展慢的主要原因有:
1.监管这事对于银行来说性价比不高,麻烦不说, 挣钱还少。如果真要有项目出问题,来一帮大爷大妈拉条幅到银行门口抗议,这个就说不清楚了。而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把钱控制在银行的闭环内。
2.技术对接慢,每家平台的技术实力都不一样,数据结构和帐户体系也都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与银行进行技术对接就会出现很多麻烦事。所以目前已经接入银行监管的,说明P2P平台的数据结构设计、往来帐目较为清晰!
3.银行的托管费用也比较高,小的P2P平台成本提高,动力不强。
最后,面对资金托管,是不是就安全了?
NO!
虽然托管模式看着安全,还存在一个漏洞(尽管概率很小),就是P2P平台和借款方合谋,这谁也控制不了,资金托管只是让资金的流动有了轨迹,降低挪用资金的风险,但是对于标的造假无解。
所以对于选择P2P平台,除了资金是否托管,还要参考其它的选择标准!共同判断标的造假的可能性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