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报告:2016年商业银行不良率将破2%

银行业持续“不良双升”的处境,已经引发了拨备覆盖率逼近监管红线以及利润被大幅侵蚀的连锁反映。12月7日,在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的2016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发布会上,中银报告分析,2016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将进入2%区间,银行利润将出现零增长,建议建议下调拨备覆盖率至100%。

根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的对 16 家上市银行的测算,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增速存在稳定的相关关系,且可能存在明显的加速特征,即当经济增速持续下降时,信用风险的释放速度将有所加大。

之所以出现这一加速特征,主要是由于信用风险会由“点”(单个企业)向“链”(产业链)和“面”(行业、区域)进行纵向和横向的传播。为此,报告估计2016年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达到2.0%左右的水平,拨备覆盖率逼近监管红线。

与此同时,报告认为,2016 年正是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仍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预计GDP增长在 6.8%左右,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增 速将出现“零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18 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19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9%,较上年同期上升0.43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从2014年的273%不断下降, 到2015年9月末为191%,部分银行在160%左右,已经接近监管红线150%。

对此,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邵科表示,目前,多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接近监管红线。在经济下行、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的背景下,适度下调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有利于实现逆周期调控、 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增长,也有利于金融机构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维护金融稳定。

具体而言,截至 2015 年 3 季度末,15 家上市银行中(北京银行除外),有11家银行的覆盖率低于200%,6家银行低于170%,数值最低的银行为153.7%,已迫近150%的监管红线。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速大幅下降,工、农、中、建、交 3 季度的利润增速已小于 2%,接近零增长。当前,适度下调拨备覆盖率要求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经济下行周期实现利润与风险的平衡,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增速趋缓、银行业经营压力加剧的客观现实。

按照现行监管的要求,150%的拨备覆盖率要求意味着当银行出现 1单位不良贷款时,商业银行应至少从利润中计提1.5 单位拨备。报告测算,截至2015年2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余额为1.09万亿元,如果拨备覆盖率下调50%,可腾出利润空间约0.55万亿元,如果按照70%的比例计入资本, 可补充资本金0.39万亿元,按照 10 倍杠杆计算,可支持约4万亿左右的信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