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台能够感知你在什么时候需要杂货的冰箱,是怎样一番体验?

在未来,万物将会互联,不仅仅是我们的手机能够访问互联网,还会有灯泡、房子前门、微波炉、被子搅拌机等等,你可以将这一切称之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万物网(The Internet of Everything)、通用对象交互(Universal Object Interaction)或者其它以“智能”二字开头的流行语。万物互联,这一切必然发生,也必然让世界随之改变。

据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 Research预测,连接设备的数量在2020年将达到385亿;IDC表示这一数字将是209亿;Gartner的预测是多少?250亿,这些数字除了都很大以外,其实并无意义。所有的机构一致认为所涉及的绝大多数将会是工业产品,与其说物联网能够改变你家灯泡的颜色,倒不如说大大小小的企业都能借助它找到让自己的生意以及你的生活变得更为简单有效的新方法。不过,连接你每日所用设备的市场将会是巨大的。

2015年,每个人都在谈论物联网(2014年是这样,2013年也是这样)。但与之前不同的是,今年的每个人都在为迎来万物互联的那天制定计划、奠定基础并搭建基础设施。2015年虽不是这些设备正式接管家中一切的一年,不过别看现在,因为很可能在某天这些特洛伊木马就会突然变得无处不在。

今年秋天你买Apple TV了吗?现在,你的家中有了Homekit中心,如果你要购入HomeKit兼容产品的话,设置将会变得无比简单。家里有Amazon Echo吗?试着说说,“亚莉克莎(Alexa),把灯关了。”实际上,这只在你已经装配了全套的飞利浦Hue灯泡并已经完成了全部设置的情况下才会奏效,这是一种完整的体验。

当2015年临近尾声时,关于物联网,我们所要面对的真正困境是什么?那就是该怎么让所有的设备能够兼容。苹果有Homekit,谷歌有Brillo和Nest,微软有Windows,三星有SmartThings,现在又出现了Wemo、Wink、Zigbee、Z-Wave和Thread,但我还没开始使用其中的任一个。有些产品你用自己的健身跟踪器就可以控制,有些要用通用的遥控器,还有大多数是通过你的手机。有些设备部分功能重叠,或者相互支持,而有些又是互不兼容。根本没有那种即插即用的选项,别惦记走出百思买(Best Buy)的时候手里能拿着一个自己知道该怎么用的产品。

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的副总裁和分析师弗兰克·吉列特表示,现在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为了单一的目的而购买某种产品。“如果你有某项特定需求,那么这种方式将会非常有效,”他说。“我想要锁门或者喂宠物。”吉列特将之称为App附件(app-cessories)。“作为一款苹果应用商店或是百思买的现有产品,它名副其实,不过如果你想要这一类产品协同合作的话,还是算了吧。”目前哪怕是最简单的物联产品都还没步上正轨:吉列特所做的研究表明,只有7%的美国人参与到了单个的智能场景之中。

我们的家庭环境会变得更为智能,吉列特指出,这个过程会非常缓慢。然而,即便是照此速度,我们也在逐渐升级家庭环境。“没人会愿意搬出去,然后装修只是为了变成智能家庭,”他说。就像我们不会专门跑去买一款智能克罗克电锅或者冰箱。不过,十年后我们可能会这么做,到那时,买的或许是可以互联的一款。

我们的智能家庭、互联世界将会在某个时刻发生在某件产品、某个灯泡之上,却不会是在一次操作之中。但是,企业却知道他们必须通过你所使用的第一件产品就将你吸纳为固定客户,否则就要承担将你永远推向他人闭合生态系统的风险。如果你购进了一款Nest的恒温器,然后插到了墙上,那么你就不会很快的转向HomeKit系统(或是为楼上的房间买一款Ecobee的恒温器)。特别炫酷的八月智能锁(August Smart Lock)能与HomeKit兼容,跟其它产品却不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产品都互不兼容,你仍然可以仅仅通过手机就操控一切,而是照目前来看,很少能有产品实现物联网所承诺的那种神奇、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万物互联模式。另外,对于物理世界而言,你的手机就是一款老掉牙的遥控器。“我们打算用手机来调整灯光的想法是疯狂的,”吉利特说,“因为这要比按下开关费劲的多。”

一些监管机构可能会制定相关的准则,或是每个商家能就相互兼容达成一致,由精简来一统天下。或者,更为可能的是,会有一种突破性的智能家庭产品来打造一个具有足够影响力的平台,从而让行业内的每个人都能遵守游戏规则。不过,这一切还都未曾发生,没人知道它会是什么样的:一台能够感知你在什么时候需要杂货的冰箱?一套真正出色的安全系统?物联网中会有很多优秀的产品,不过还没有哪款能够成为推动整个行业向前的生力军。

科技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的灯泡、茶壶、冰箱、风扇、咖啡机、汽车……一切皆有可能。它也许并不完美,但却在逐步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智能、越来越便宜。问题不再是能否把一切都接入互联网?没问题,这个能做到。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采用恰当的方式来实现它。物联网公司需要制定标准,优胜劣汰,想办法降低大众参与进来的门槛。

2016年,我们需要开始努力应对由这些互联设备所产生的安全问题,目标帐户入侵是一回事,车用或家用安全摄像头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当我们过上超联通的生活时,我们必须了解为此交付出去的数据是多么的庞大以及具有隐私性,监督相关的领导、高管为自己对这些数据的所作所为负责。

不过,我们应该知道:这或许像是一场蜜糖浪潮,但物联网就是未来。问题已经不是它能否实现,而是什么时间、以何种方式。2015年起始于这些互联设备将会是什么样子、它们会如何工作、如何相互协作以及我们该如何保证它们不会毁掉一切。现在,道路已经铺好,或许是2016年,或许还要往后,互联行业的火车就要驶来。它可能会有Wi-Fi,可能会有蓝牙,还可能会有其它的八种物件,不过当它真正来临时,你一定会收到推送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