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周,笔者曾发表文章《“360淘金”正式上线 奇虎360私有化后的第一步?》,在第一时间分析了奇虎360旗下私募股权众筹平台“360淘金”,但起于事件,止于浅析,虽然引起读者的关注,但笔者也在过后思考360淘金这种颠覆式的模式,遂借古鉴今,小析。
“360杀毒”奇迹 重现江湖?
当年, 周鸿祎的“360杀毒”以一招“免费牌”打败了诸多对手,彻底颠覆了国内整个杀软行业,也让人们知道原来“流量”比杀软产品本身更值钱。虽然现在看来是一种很普遍的战术,但在当时来说却是不可想像的。
那对于360淘金来说呢,面对诸多列强好手,特别是在京东东家已经占据国内私募股权众筹头把交椅的情况下,周鸿祎会不会再次祭出这一招,让“360杀毒”奇迹重现江湖?
有这个苗头。我们来看360淘金的玩法:合作顶级VC机构,择优顶级VC机构、A轮以后的创业公司,签订协议,通过众筹筹集的资金以借款的名义发放到创业公司,由创业公司运营使用。如果接下来在规定时间内拿到新一轮的股权融资,众筹的借款按照新估值转换成股份,否则,借款按照上一轮估值折算成股份。
这里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合作顶级VC机构;
2、以借款名义发放到创业公司,最后把借款转成股份;
3、平台负责尽调和投后管理;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360淘金在尽可能地通过“让利”的方式,让更多的投资人参与进来,非但不怎么想赚钱,还不断强调可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
所以,当我们理解360淘金赚什么的时候,其实赚的只是“投资者”。至少从今天来看,绝大部分的投资人对这种创新的模式还是表示可接受,甚至乐于参与。
或许有读者会反问,这有什么的,不就是获得投资人的好感!
这很重要,有一个很基本的事实,那就是虽然国内股权众筹行业蓬勃发展,但新人的参与度显然还不如“老人”,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股权众筹本身有一定的门槛,不像P2P网贷,不是谁都可以投;二是大部分新人依然在观望,在缺乏投资教育的情况下,并不敢贸然行动。
换句话说,其实360淘金吸引过来的投资人,很一部分就是京东东家、36氪等这些平台的投资人。反正人就那么多,谁抢到了,那就是谁的天下。
因而,360淘金通过“让利”的方式,确实是一招好棋。当然,好棋之余,还有留着后手。笔者认为,360淘金的后手就在于项目都是从VC机构弄来的、且均有A轮融资的。
这又意味着什么?同样也很简单,无论股权众筹怎么玩,最重要还是项目,项目好,投资人就乐意投,那既然是有VC机构、又有A轮融资,这种天上掉馅饼的项目,无疑是对投资人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稳操胜券?
古代匈奴人有一句谚语,“雷电不可能两次击中同一棵树”。复制“360杀毒”的奇迹,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好的效果,但长期以往,仍不敢说稳操胜券。360淘金依然会面对这几个问题:
1、树大招风,每个行业都自己的潜规则,当周鸿祎意欲颠覆一个行业的时候,其实已经给自己树立了无数个敌人,至少从现在来看,那些仍以“领投+跟投”模式的平台,他们心里肯定是不爽的;
2、如何产生联动,如果仅仅依靠一个360淘金,确实很难做出什么事来,毕竟体量有限,周鸿祎想要在互联网金融有更深的谋略,依然需要更多的业务并入其中,并产生联动,蚂蚁金服就是最好的例子,京东金融正在路上。
3、如何源源不断地挖掘新项目。这主要基于360淘金平台的项目有一定门槛,使得平台挖掘好项目有一定的难度。不过,笔者认为,从2016年的发展态势来看,挖掘国外优质项目正在成为很多平台的常用招数。而在这一点,笔者也从相关渠道获悉,360淘金很快将上线海外项目。
总体来说,周鸿祎打出这张牌,可以在短期取得良好效果,但从长期来看,不宜好高骛远,特别是在本身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周鸿祎要做的仍然很多,所以,你说周鸿祎有几成把握,笔者猜是只有五成。
如何解释,且听,“京东东家、蚂蚁达客、36氪等这些大平台仍然可以有恃无恐,真正面临压力的,恐怕是那些中小平台,选择转型,还是关门?”
也就是说,周鸿祎是吃死那些中小平台,至少那些大平台,暂时还动摇不了它们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