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担保的日子P2P该怎么玩?

近几天在网贷行业讨论最多的当属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意见稿)》的发布(以下简称“征稿意见”)。一直呼吁的监管细则终于和大家见面,“征稿意见”一出引起的讨论可谓热火朝天,其中最为大家关注的“12条禁令”。近两年P2P网贷各种跑路、倒闭层出不穷,这“12条禁令”出台可谓给混乱的P2P带来“标准”。但对这一政策有人欢喜有人愁,其中与投资人最息息相关的就是:禁止“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这意味以后所有的P2P网贷投资,投资人都要自买自负。在有本息担保的情况下,投资人尚举棋不定,而这一禁令直接封掉担保,因此,在没有担保的日子P2P该怎么玩?

平台不再承担违约风险 投资人需提高风险认知

这一次发布的“征稿意见”,再次强调P2P网贷平台需要回归中介信息的角色,明确提出网贷平台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不得归集资金设立资金池、不得自身为出借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同时平台也不承担违约风险。一直以来,网贷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刚性兑付,很显然这已经影响到行业的健康发展。回归到正常的投资自卖自负,这意味投资人在风险把控方面要更加投入,投资人需了解平台融资借款项目的信贷风险,确定其相应的风险及自身承受能力,自行承担借贷产生的本息损失。

网贷平台作为一个第三方中介信息平台,所以投资人与借款人双方是本着自愿原则发生借贷关系,平台作为撮合的角色,平台不参与借贷业务,所以,其风险当然由投资人承担。随说一时间投资人可能难以接受,但从网贷长远发展来看,平台自身增信、刚性兑付不再允许是利好的。

信批和风控能力是平台的主要考量指标

以往很多投资人选择平台的参考之一就是本息担保,现在平台作为信息中介不再承担借贷违约风险,可这也不意味着平台啥也不用做。“征稿意见”规定:网贷平台有对借贷项目进行审核风控的义务,同时需持续开展网络借贷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活动,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引导出借人以小额分散的方式参与网络借贷,确保出借人充分知悉借贷风险。所以,投资人也不是完全没有保障的,投资人可以以风控能力和信批为参考标准选择优质平台,从而减少投资风险。此外,“征稿意见”还要求平台披露逾期率和坏账率,平台人可以根据信批而选择坏账率低的平台进行投资。对于P2P网贷平台来说,成熟有效的风控体系能够帮助平台减低逾期率和坏账率,这也是未来监管时代平台吸引投资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投资人更倾向于细分领域的平台

就目前新形势而言,P2P网贷流量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整个网贷行业竞争天平已逐渐向资产端倾斜,取而代之的是资产为王。现平台除了依靠风控保障优质资产端外,专注于细分领域也是不少平台的选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5中国网贷运营模式调研报告》指出,在未来专注于细分市场的网贷平台更具竞争优势。为什么?最重要原因是:细分市场内的优质平台其风控体系通常更为完善,资产端更为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