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落地,2016年P2P会有什么变化?

要说2015年那个行业最热闹非P2P莫属了,上头条更是分分钟的事情。当然,并不是所有上头条都是件好事情,2015年的P2P可谓冰火两重天,有惊天动地的e租宝事件;也有投资人日夜期盼的监管细则终于面世。12月28日监管细则的出台也为P2P画上一年完满的句话,犹如在寒冬里迎来一缕缕曙光,现在要做的就是迎接春天的到来。网贷行业有了自己的一套行业规范:有平台需要遵守的标准规范,有投资人的权利与义务规范,有局外人的入门门槛等等。那么,在监管细则出来之后,P2P网贷又会是怎样一般风景呢?

在没有颁布监管细则之前,人们呼吁最高的就是要加强整个行业的门槛,提高P2P平台入门条件,不能让什么阿猫阿狗都来互联网金融圈钱,也是P2P平台诈骗成风的后遗症,甚至在监管细则没有出来之前,一直流传什么注册资金要5000万云云。47条监管细则看上去P2P入门门槛好像并没有多么的严格,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实监管细则规定的条件是很紧的,所以,P2P平台数量飞速增加的速度可能要缓一缓了。原因如下:

一、禁止线下业务,现在多数平台或多或少都会有线下理财店面,监管细则其明确禁止P2P平台线下业务,这对以线上为依托展开线下业务,有大量的线下业务、吸金渠道的平台来说一个打击,所以,监管的禁令也让一些准备走这一条路的平台拒之于门外。

二、颁发到正式实施的18个月过渡期,在这段时间P2P面临着严重的行业洗牌,平台之间的竞争加剧,踩线经营与竞争力不足的平台将会被淘汰。相信很多人不会选择在这么激烈的状况下进入P2P网贷。

三、银行托管变向提高门槛,监管细则明确要求资金全部交银行托管,虽说银行托管只是形式责任,并不对借款项目及信息真实性负实际责任,但银行出于自身信誉的考虑,还是会对合作平台的注册资本、股东背景、运营情况、风控能力、业务规模、逾期率及坏账率等方面提高要求。此外,银行托管在费用方面肯定比第三方支付要高。这意味着小平台的生存空间将被缩小,甚至被排除在外。

一个行业从疯狂扩展到回归正常发展,除了会出现我们所谓的巨头之外,还有一个标志就是:企业数量基本稳定,增幅基本上不会太大。新的一年P2P网贷已经进入了合法合规的轨道,所以基本上不会出现疯长的情况。

年化率动不动就20%、30%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P2P总体综合收益率为13.3%。相比2014年,总体下降了4.75%。这里除了受国内境经济环境影响外,还有平台之间的竞争激烈、资产端缺乏、营运成本提高、央行的双降措施,这些都促使P2P理性发展,P2P不可能一直维持20%、30%这么高的收益率。国内P2P的利率不断在调整,现P2P平台平均收益约为11.44%。虽然收益率一直在下降,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P2P收益相对银行、宝类理财产品还是很大的优势。

此外,收益率的下降对投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P2P告别混乱、无人监管的状况,真正进入合法合规的新时代,收益率虽有下降,可风险却大大提高,倒闭、跑路等风险事件会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