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之下,投资人该如何选择P2P平台?

要说刚过去的2015年,P2P网贷最值得关注的两件事当然是:一,央行等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二,12月28日,银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这两大文件不仅决定着众多P2P平台的命运,也影响着投资人的投资选择,也可以说是整个行业的风向标。监管细则的发布,必然对P2P平台产生重大影响,虽说还没有到正式实施的时候。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在新规之下,投资人也要与时俱进,在投资理念、平台标准、借款项目、标的大小等方面的选择也有所转变。

一,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控能力。也许还有很多投资人停留在没有担保就不投的阶段,这也P2P一直以来存在严重的刚性兑付造成的。可新出的《办法》明确规定:P2P只作为信息中介平台,平台只负责介绍借款人及融资项目的相关信息,不承担借贷违约风险,投资人需自买自负。所以投资人首先需改变投资理念,本息担保、平台保票等云云都不再可行,投资人需提高对借款融资项目的风险把控能力,增强风险意识。因为,当借款人出现逾期及违约时,平台再也不会为投资人代偿了,一切借贷过程中的损失都由投资人承担。

二、平台抉择标准当有所改变。对于平台的选择需要注意的三点:1.查看平台注册地金融监管部门是否有备案登记,以防诈骗平台;2.资金是否银行托管,《办法》明确规定平台需与银行合作资金托管,银行托管能有效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3.查看平台风控是否做到位,即对借款人及借款项目的把控是否严格,对于自买自负的投资人来说,这点也最为重要。

可以从以下三点判断平台风控水平:第一,平台管理团队从业背景及资质;第二,对于借款融资项目的信息披露是否透明化,主要包括:借款人及融资项目基本信息、风险评估、借款人既往融资记录等;第三,平台经营信息披露情况,尤其是逾期率、坏账率、逾期总金额等主要指标。

此外,《办法》还明令禁止了许多P2P业务,所以投资人需要避免这类产品,主要有平台代销的银行理财、基金、保险、信托等产品;类理财计划,诸如某某计划、某某宝等;线下拉客的项目;超大额项目;众筹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