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真人秀天寿几何?
众所周知,真人秀是有寿命的,往往三季而衰。
《中国好声音》 、《极限挑战》 、《我是歌手》 、《爸爸去哪儿》 以级《奔跑吧兄弟》等热门综艺真人秀,都面临一个相同的命运,那就是随着节目的不断推进,节目形式被观察熟悉之后,重复循环的节目形式会让观众失去新鲜感。
观众最是无情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任何一档热门的综艺节目,甚至是影视剧也是一样,观众会从最初的兴奋到平淡,最终变成厌烦。所以我们看到所有热门的综艺真人秀,都在不断的变化,无论是出演阵容还是受邀嘉宾,一定会贴合当下潮流。
在即有框架下进行翻新,保持和拉升观众的兴趣点。
二、如何保持新鲜感?
目前在保持观众新鲜感上面,各节目组基本上在玩这么几招。
第一、更新游戏规则。比如在跑男的节目里,撕名牌的环节开始越来越弱化,即便是要撕名牌,也玩出了不同的花样,大名牌和金色名牌等,从撕一次变成撕两次,像玩游戏一样被撕的嘉宾可以多一条命。
第二、请小鲜肉拉拢年轻人。《奔跑吧兄弟》请来了鹿晗,《全员加速中》有三小只TFBOYS,《挑战者联盟》吴亦凡现身以及《一起出发》我们看到了李易峰等,当红小鲜肉已为了真人秀节目的热门嘉宾。
第三、明星夫妻档齐上阵。《全员加速中》的李小璐和贾乃亮秀恩爱、《挑战者联盟》李晨范冰冰公告后首次同屏、《奔跑吧兄弟》当中黄晓明曾有客串,还有孙俪也曾经助阵《奔跑吧兄弟》,明星夫妻同屏成为真人秀标配。
其他的诸如请当前热门影视剧明星做嘉宾,如《武媚娘传奇》大热时请范冰冰加入《奔跑吧兄弟》,以及《爸爸去哪儿》翻炒蓝宇恋等陈旧八卦等,又或者通过剪辑在预告里制造嘉宾冲突等。
各种真人秀的节目成果,能想到的招,基本上也都玩篇了。
三、大电影及衍生品
节目内没有突破的话,那就从外围来制造话题。
《爸爸去哪儿》开启了真人秀大电影的先河,之后各路真人秀有样学样,《奔跑吧兄弟》以及《极限挑战》都出了自己的大电影,票房有喜有悲。
除了大电影之外,真人秀也开始了自己的衍生创作,比如《中国好声音》和《奇葩说》开创衍生综艺,《爸爸去哪儿》开发同名手游等,为了让真人秀节目的名字可以一路长青,各家平台各出奇招。
《奇葩说》更是直接把衍生综艺《奇葩来了》硬生生办成了正式节目,不仅拥有独立的录制影棚,更是有一套完整的节目流程,把一场预选节目变成了演讲透手的海选节目。
除此之外,还有真人截图表情包、二维动画表情包以及相关IM软件的皮肤等。
四、综艺节目开始泛IP化
IP是去年一个热门大词,今年也将继续发酵,并且会越来越火。
原本是视频内容行业的一个热词,如今终于烧到了综艺圈。各家真人秀节目为了给正片造势而做的衍生品,无意间开启了真人秀泛IP化的尝试。
同名衍生品开始有了独立发展的趋势,比如《奇葩说》就把《奇葩来了》给独立了。
而不久前腾讯视频推出的《搜神记》,更是直接以出书为目的展开,除了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之外,更是留下了一个内容的想像空间。
而且事实上,早在优酷的《侣行》和《晓说》开始,将节目内容制作成书,就已经开始。
互联网纪实类和脱口秀类的真人秀出书已经成为了常例,比如《罗辑思维》也可以算是一种真人秀节目,出了不止一本书。
另外湖南卫视《一年级》生,更是将“一年级”的概念,从小学扩展到了大学,开始了“一年级”深度IP的尝试。
真人秀节目的同名衍生品,已经开始成为了一个新的市场增长点,开始越来越正式,从游戏、表情包、皮肤、大电影到出版物等等,做了许多尝试,整个内容和形式已经不亚于一个影视剧IP。
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扩展,相关的衍生开发将成为一个新的市场。
一个新的真人秀泛IP化浪潮即将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