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话儿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什么是带毛的?为什么不算?估计会有小伙伴在心里打鼓,说什么呢?我想70往上的老腊肉们应该都知道,但估计很多80、90的小鲜肉们就不清楚了。解释一下,带毛的家产是指家庭养殖的活物,包括猪牛羊鸡鸭鱼等,活物会被偷、会生病、会死,死了的活物就不值钱了,因而过去的人们是不把活物算到自家财产里的。
这是中国人对财产的传统认知,如今来看呢?
老话儿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当我们知道了2014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已超过2.9万亿元,直接从事畜禽养殖的收入占家庭农业经营现金收入的1/6,你还觉得有道理吗?这么一大笔巨额资产,银行不认可,金融上难盘活,难道我们真的还能假装看不见吗?重要的问题问三遍。
真的能假装看不见?
假装看不见?
看不见?
开玩笑!当然不能!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农村金融发展,但一直苦于农村缺少抵押担保物而进展较慢,2015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慎重稳妥的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做好农村承包土地(指耕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鼓励国有和股份制金融机构拓展“三农”业务。深化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加大“三农”金融产品创新和重点领域信贷投入力度。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发展林权抵押贷款。创设农产品期货品种,开展农产品期权试点。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把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探索开展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以及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试点。支持地方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渔业保险、设施农业保险。
政策慢慢放活,农村金融的突破口在一点点打开,畜牧业资产中蕴藏的巨大金融能量必将得到释放,你追或不追,趋势就在那里,未来只有抢占先机的人才能成为风口里的那头猪。
活物抵押的困难在哪?
通常来说,农业产业面临着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双重风险的影响,对此我们从去年獐子岛的闹剧中就可见一斑。
2014年10月30日晚间,獐子岛如期披露三季报,公告称,因为北黄海遭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105.64万亩海洋牧场遭遇灭顶之灾,几年前在海里播下的虾夷扇贝都不见了,受此影响,公司亏损约8.12亿元,计提近8亿坏账。

马未都说:“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其实事事都是一样,没人知道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背后有多少因素的影响,我们唯一能看到的是结果和其告诉我们的道理。如果公告是真的,那么就是自然风险轻轻地取走了8个亿,不带走一片云彩。如果公告是假的,那就不好猜测了,可能是市场的波动导致了獐子岛巨亏让其决定撒下这个弥天大谎,也可能是某项投资的重大亏损或者其他原因。
总之,农业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你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损失就那么发生了。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让畜禽水产活体作为抵押物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满足不了银行对资产抵押物价值稳定性的要求,因而导致我国金融机构长期以来都对畜禽活体抵押贷款望而却步,畜禽水产活体没有作为物权资产而被人们所接受,蕴藏在畜禽水产活体中的金融价值无法释放,这成为畜牧业发展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那么是否有解呢?
在产业互联网崛起之前很难,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资金与信用担保,联合保险与担保机构的支持,银行才敢进行此类金融的创新,例如我们看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邮政储蓄银行所做的“黄牛贷”创新。
“黄牛贷”的服务对象是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在当地经营3年以上且规模较大的黄牛规模养殖场、专业合作社和企业。以参加保险的黄牛活体为抵押物,单笔贷款额度不超过投保的黄牛保额的80%,总贷款额度不超过1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为36个月。“黄牛贷”的一般办理流程为:养殖场向当地畜牧部门提出申请,畜牧部门与养殖场签订贷后监管协议,并出具黄牛保险融资推荐意见表。接下来银行和保险部门共同对经推荐的养殖场进行调查和评估。对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审核认定可以融资贷款的养殖场,银行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和担保合同,保险公司出具正式保单。接着银行与养殖户到当地工商局办理动产抵押登记,银行审核后发放贷款。其中,黄牛保险部分参保费由养殖户自己承担20%,政府补贴80%。

“黄牛贷”产品的创新,可以看出政府在其中做了大量的推动工作,产品的促成已经相当不易了,但并不完美,其流程还是非常复杂,要跑很多部门、放款慢且金额不高,门难进脸难看的问题仍会存在,用户体验不性感。
如何性感?
当然是用互联网+玩转畜禽水产活体抵押贷款。由于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这样一款产品,下面就由本人自由大胆的设想了,抛砖引玉,欢迎拍砖。
在我的设想中,需要搭建一个六方系统,这个系统由金融机构+政府+农业保险+农产品电商平台+产业大数据提供商+畜禽水产养殖户组成。
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是整个系统中的资金供给主体,满足畜禽水产养殖户的资金需求;
政府:政府是整个系统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搭建者,同时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因为农业保险的风险较大,保费较高,国际上通行都是由政府进行一定的保费补贴),以保证整个系统运转起来;
农业保险:包括保险公司和担保公司等,为畜禽水产养殖户提供生产保险或者贷款担保,降低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险公司可设计多种创新型的价格保险、收入保险、气象保险等产品;
农产品电商平台:此处专指畜禽水产B2B网络交易平台,例如北京农信互联公司的猪交所、中国黄牛网、一亩田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大型电商平台的存在进一步降低了畜禽水产养殖户面临的市场风险,有助于提高产品售价和减少滞销,同时指定合作的电商平台也能在出现坏账时让抵押的畜禽水产品快速变现,以保障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
产业大数据提供方:包括政府、农资电商平台、生产管理平台、产品销售电商平台等。产业大数据提供商的价值在于筛选优质的畜禽水产养殖户,将信用好、资质高的养殖户筛选出来,从银行和保险的角度选择低道德风险者,从而为整个系统再加一层保障。
畜禽水产养殖户:养殖户为资金借贷方,优质的养殖户应当是新型职业农民,购买了养殖保险产品,在农产品电商平台上有长期的交易记录,形成了大数据沉淀的商户。
六方的通力合作形成一个新型的养殖金融生态圈,如下图所示:

当然,上图是最分散的一种运作模型,目前在农业互联网领域已经出现了综合性服务商,集小贷公司、电子商务平台、产业大数据提供商于一身,如大北农集团旗下的北京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其猪联网包含猪管理、猪交易、猪金融三大互联网产品体系,具体来看:
猪管理:为猪场提供猪场管理、市场信息、物资管理、财务管理、技术培训、猪价查询、猪病远程诊断、养猪知识学习等一系列服务,为养猪户打造一个360°的智能化服务体系,同时全方位了解猪场信息,积累大数据。
猪交易:猪交易包括猪交所和农牧商城,前者提供网上生猪买卖服务,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网上生猪交易市场,截至2016年1月底已完成网上生猪交易额11亿元,日均交易约9000头生猪;后者是面向养殖户的农资电商平台,为养殖户提供饲料、动保、疫苗等生产资料的购买服务。
猪金融:农信互联公司拥有北京市仅有的三张互联网小贷牌照中的一张(另两张在京东和拉卡拉),其建立的猪金融服务平台,提供包括小额贷款、理财、支付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截止2015年10月,农信金融为养猪户取得信贷资金超过27亿元,农富宝帮助用户管理闲置资金近69亿元。
因而,如果在农信互联这类综合性农业产业服务商的参与之下,上述模型就可以简化为如下图:

甚至在掌握了全面的养殖户数据之后,通过信用测算,优质的养殖户还能拿到无抵押信用贷款,上述模型再简化如下: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预言,在电商与大数据的支撑下,未来农村互联网金融将爆发出更强大的力量,优质种、养殖企业在金融的支持下规模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类似农信互联出品的养猪贷、售猪贷等专业金融产品会不断涌现,而如今对养殖户金融需求不慎感冒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如果再不行动起来,未来的结果就只有一个——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的我让你高攀不起!
我相信未来会如马云所说的:“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