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魏同学走了,引发网络如潮的愤怒,不是因为害怕疾病,而是对医疗行业和医生的不信任,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在这个互联网大数据如此发达,号称可以提前预测流感,计算机都把人类围棋干败的时代,我们为何还是找不到好医生?
好医生真的没有了吗?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下这样的断语。但好医生在哪里呢?我们很多人却真的变得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面对如海一样的信息,面对无所不知的互联网,我们却无法找到好医生给治病,或者即便找到了大夫,也不敢相信其真的是“好大夫”。
现在的人,一旦生了病,就会使出浑身解数找亲戚托朋友,希望能认识某医院某医生,从而才有治疗的安全感,否则,就只能无头苍蝇一样的“乱投医”,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很多人被坏医院坏医生所坑,花光了积蓄还耽误了治疗。
其实,也不是没有“好医生”,更不是没有帮我们找到“好医生”的工具,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而已。据《最受医生欢迎的APP》调研数据显示,在线问诊类APP中,“好大夫在线”居第一,接下来是春雨医生和平安好医生。要知道,这是针对医生做的调查,“好大夫在线”的使用率占到了23.9%,春雨医生占13.6%、平安好医生占10.8%。大家应该明白了,原来“好大夫”在这,我们以前怎么没发现呢?如果当时魏同学及其家人是从这里求医问诊,也许结局可能就会不一样。
在人们的心目中,好医生应该大都集中在好医院,热别是三甲医院,而好医生们集中的医院一定是好医院。所以,这些年,人们有病就去三甲,挂号就挂专家,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其实,这种现象一方面显示了人们求医的盲目,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们对医疗质量的一种评价标准,而这种标准被屡次证明是正确的。
网上有人总结了好医院和好医生的识别方法,其中就有,好医院的网页都很白痴,不会给你温馨的答复,好医生往往都是冷冰冰的,而且好医生也从来不会对治疗效果大包大揽,甚至还会有意识的反向选择病人。实际上,这些方法早就被有些公司纳入到了评价模型之中。比如,“好大夫在线”会有明确的分诊系统,根据患者需求和医生需求精准匹配,专家只会回答自己擅长的自己愿意回答的问题,也经常给病人回答的非常“直接”,甚至让人感觉缺乏人情味,这些恰恰体现了医生的严谨与专业,是好医生标志。
这下,很多人明白了,原来好医生都是有脾气的有底线的,那些有问必答满脸堆笑包治百病的“神医”多数都是骗子。而那些三家医院的正高好医生现在去哪里了呢?《最受医生欢迎的APP》告诉我们,近半(49.30%)大医生都被早已经被先下手为强的“好大夫在线”收入麾下。
现在,支撑这些好医生留在“好大夫在线”的动力是其具有公信力的医疗信用体系。要想留在“好大夫在线”,就必须经过其专家委员会的评价,还要接受时时监督。这个委员会成员构成极其严格,本身就具有最高的专业性,权威性非常强,更通过严密的组织流程使评价更加合理,非常具有公信力。可以这样说,能留在这里,就意味着是“好大夫”,既然是好大夫就一定不缺病人,不缺病人就意味着不差收入也不缺研究课题,你想谁还能抛弃APP而去?
我们身处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和宽带信息网络无处不在,高性能的IT系统已经可以将全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快速及时的完成分析,同时,因为信息查询的便利与可针对性的使用,建立一套医疗机构和医师信用评价系统已经可以变成现实。前面有了“好大夫在线”给出了样板,只要我们继续探索下去,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把全社会医疗信用体系建设好,就不愁找不到好大夫,而坏医生也就无可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