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收购国际米兰成为2016年6月6日最具传播效果的新闻,虽然这不是中国资本力量第一次资本控制欧洲足球俱乐部,甚至也可能不是投资最大的一笔,但因为国际米兰的影响力,显然比此前的任何收购都更加引人瞩目。
在苏宁收购国际米兰之前,今年的欧冠亚军马德里竞技、英超最近两年风头很盛的曼城、以及名气不大的阿斯顿维拉、西班牙人、海牙队都早已与中国资本结缘,随后,按照此前的媒体报道,国际米兰的同城兄弟、更令人关注的AC米兰也将很快拥抱中国资本。可以这样说,这些可能仅仅是开始而不是结束,未来会有更多的欧洲豪门球队成为中国土豪的“猎物”。
足球俱乐部与美国职业篮球或橄榄球一样都是热门体育项目,也是产业化的典范,可待遇并不一样。欧洲的足球职业联赛非常发达,球队水平和比赛质量毫无疑问,可能够赢利的球队却很少,即便是运营非常好的曼联、皇马、巴塞罗那,也都是在苦苦支撑,与其说是在挣钱,不如说是赔本赚吆喝。
当然,这些球队的影响力巨大,掌控其的资本并不会一无所得,可对于欧洲企业来讲,球队和球星的知名度可利用价值有限,但对于正处在国际化的中国企业而言却一定是香饽饽。华为投资和赞助马德里竞技,随着马竞的成功,华为品牌在西班牙甚至整个欧洲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万达更是因为与马德里竞技及国际足联等的投资让世界认识到了其价值,打开了通往世界各个场地和市场空间的大门。
中国经济步入转型时期,收入的增长和中产阶级的增加让文化和体育产业开始兴旺起来。体育产业不仅仅是一个事业性的成本型结构,而且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所以投资价值将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相关报告早就指出,中国的体育产业方兴未艾,几乎肯定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发展最快的市场。因此,所有的土豪资本,包括互联网巨头和传统产业霸主都不约而同的向体育进军。墙外开花墙内香,走出去实际上是为了跑回来,这些土豪们的巨额投资几乎可以肯定的将有巨额回报。
统计资料表明,一个企业要想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自己的品牌认知度,每提高1%,就需要2000万美元的广告费,而通过大型的体育比赛如世界杯等,这种认知度可提高到10%,同时还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看到,最近几年中国企业不仅仅在收购球队,也在大范围的赞助球队,购买球队的广告权益,与梅西、C罗等签署合作协议,为了世界杯或者奥运的合作权可以打的不可开交。
仅以足球世界为例,中国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也将大大促进相关俱乐部的发展,促进足球市场的繁荣,同时也会带动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不可否认,中国资本入主之后,一定会更关注中国市场开发,也会让更多的中国足球人才有机会真正的学到欧洲足球的精髓,包括球技也包括球队管理能力。比如,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有天赋的中国儿童进入到这些豪门球队的梯队进行真刀真枪的训练,中国的俱乐部也有了更多与世界顶尖球队过招的机会。阿里巴巴将世界俱乐部冠军杯收归旗下,未来很可能让一支中国球队每年都有参赛的机会。毫无疑问,这些都将大大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
中国资本收购了欧洲俱乐部,运营能力可能被人质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投入到足球产业的资本数量其实并不大,与兼并跨国公司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球队的运营也远远没有IT业竞争那么复杂和艰难,更重要的是,中国资本都不会亲自操刀去改变球队的本来面目,而是会继续保持原来俱乐部管理的稳定,让欧洲人用欧洲人的思路不变的去玩欧洲人的游戏,中国资本只是起到加油站的作用。在国内,恒大显然就是土豪资本玩足球成功的榜样,而万达、华为马德里竞技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借鉴,而我们更相信,中国土豪资本加入到球星的争夺战中后,包括国际米兰在内的这些球队都将重新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国的土豪不仅仅会增强这些欧洲豪门俱乐部的财力,也会让其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中国人多钱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有价值的足球“钱袋子”,这些与中国土豪结缘的欧洲豪门俱乐部本来就在中国有很强的粉丝群体,如果有了钱有了更好的成绩,在中国市场上的影响力会进一步提升,其市场价值无可限量。不管从什么角度看,苏宁等这样的投资都不会亏,即使挣不到明面上的收益,对整个企业的战略布局和未来发展带来的想象力影响力也足以让投资相当划算。
世界职业足球市场早已经是高度商业化的领域,运作这样的一个产业并没有多大的跨国障碍,美国资本、俄罗斯资本可以做到的,中国资本也一样可以做到,加上中国巨大的国内体育市场的需求,相信这种投资不仅不会打水漂,还会得到名利双收的高价值回报。
也许,用钱能摆平的都不是事儿,中国足球冲出亚洲甚至问鼎世界杯的时间可能真的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