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足还在艰难的依靠“全亚洲”的帮助才能跻身“12强”的时候,中国企业却早已经在欧洲赛场扬眉吐气。本届欧洲杯一开幕,全世界球迷就从视频直播画面上看到了“中国第一”的球场围栏广告,慌忙擦亮眼睛,以为是打开了中超的频道。

是的,你没有看错,欧洲杯揭幕战,球场边上的广告词,确实是 “海信电视,中国第一”这八个中文大字,这可是中国企业品牌第一次出现在相对冷门的欧洲杯赛场。

国足莫怕,海信哥哥已替你在欧洲杯拿了“第一”

于是,网上出现了一个热转的段子“2016欧洲杯最大的冷门是巴西被淘汰,最大的黑马是海信的广告。”看起来是玩笑,可实际上,海信集团在欧洲杯赛场打出的惊天广告,确实让很多人没想到,因为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成为欧洲足联顶级赞助商。

国足莫怕,海信哥哥已替你在欧洲杯拿了“第一”

这个引发争议的广告于6月10日欧洲杯揭幕战上海信广告首次亮相赛场,中文版为“海信电视, 中国第一”,英文版为“Hisense,CHINA‘S NO.1 TV BRAND” (比赛滚动播出16次30秒广告,英文14次,中文2次)。一经播出,就引发网友热评。其中点赞的居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国足没办到的,海信实现了!”“全场最抢眼的广告,没别的,就它!”“海信确实是国产里不错的,至少人家敢去赞助。”“海信这两年越来越牛这是真的。”

讲真,在本届欧洲杯上,并非只有海信高调喊“第一”。阿迪达斯的广告“First Never Followes”,嘉士伯的“…… the best in the world”,土耳其航空的“Meet Europe’s Best”都在强调品牌的领先、最佳、最优,这说明大品牌对“第一”重要性的认知是共识,海信与国际巨头们比肩而立,既不显得突兀,也不矮化。不过,海信这样公开的喊出“中国第一”,让正在烧钱欧洲杯直播的友商们情何以堪,一场口水战估计在所难免。

国足莫怕,海信哥哥已替你在欧洲杯拿了“第一”

对于海信这次的广告设计,媒体方面的评论也相对比较积极,有很多媒体人、媒体总编自发转发海信刷屏截图,并评论海信是“中国骄傲”,“欧洲杯最大黑马”。当然,如果这样的广告放在中国,肯定是要违反“广告法”的,海信却真真正正的玩一次“高级植入广告”,墙外开花香到墙内来,开辟了新广告模式,倒真是教科书式的精彩。

根据定位理论,传播“第一”是效率最高的品牌塑造途径,“成为第一”总是胜过“做得最好”。因为,在潜在消费者心目中,他们相信“第一”优于其他品牌。消费者犹豫不定时,都有寻求“他人之证”的从众消费心理,外国人消费者也不例外。 在国内,有球队的口号就是永远争第一,而中国足球更是梦想着成为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只是这个梦想的实现太过遥远,只能先让海信这样的中国企业品牌来实现了。

最近几年,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体育营销,品牌与足球项目的合作也越来越多,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场合有越来越多的展现,但欧洲杯是中国企业绝少涉足的全球三大赛事之一,在这个大平台上,海信还是个新品牌,但通过这次石破天惊的中文广告,海信至少告诉了全球消费者几个层面的信息: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的优势是什么?可以说“海信电视,中国第一”这8个字完美的传递了3个层次的信息。与此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企业正在无孔不入的渗透进全球市场,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已经真的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

国足莫怕,海信哥哥已替你在欧洲杯拿了“第一”

从营销上看,海信的“第一仗”算是打赢了,虽然“广告简单粗暴”,但效果确实是实实在在。欧洲杯期间,CCTV体育频道会全程直播51场比赛,“海信第一”的IP会持续发酵传播。全球230个国家转播,收看观众达预计70亿人次,会有更多人通过“CHINA‘S NO.1 TV BRAND”记住海信品牌。

国足莫怕,海信哥哥已替你在欧洲杯拿了“第一”

据报道,走完了第一步,接下来的海信的欧洲杯广告将分阶段、有层次的推进,显然是有备而来。在第一阶段打响了“中国第一”后,第二阶段要重点说明海信电视的特质:ULED显示技术。通过这次欧洲杯,海信的品牌影响力将得到巨大的提升,欧洲球迷在最近的距离接受了海信第一的理念,世界各国球迷也目睹和记住了海信品牌,中国观众也将强化“海信电视中国第一”的思维。

中国球迷虽然备受足球所伤,但至今都对这项运动依然痴迷,虽然曾经有报道说中国队将被受邀参加美洲杯,但在中国队依然没有冲出亚洲的时候,中国企业已经笑傲欧洲杯江湖,这让中国球迷看球的时候有了更多的自豪感。相信,我们的中国队也会有“第一”的那一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