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号审批冻结,是一个游戏行业里“良币驱逐劣币”的利好机会,你还别不信。

被版号冻结倒逼,靠营销买量的游戏公司,这个冬天很难过

从入秋以来,许多游戏公司就在呼喊,游戏寒冬来了。

因为,自今年3月份游戏版号停止审批以来,目前国内还能继续发行并正常运营的游戏均为今年3月份之前便获得了版号的新游戏。

于是乎,很多游戏公司将自己的业绩下滑,归结于此。

结果入冬后,大家都不喊了,因为很多游戏公司的营收,真的冻住了。

这不,前两天,证券日报记者和书乐聊到了一家网页游戏公司——第七大道。

11月8日,港股上市公司第七大道股价深跌10.49%,创下了自公司今年7月份上市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

此外,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1.8%和42.7%。

成立于2008年的第七大道,以网页游戏的研发、运营及授权为主业,经历四次IPO后,于今年7月份终于在中国香港成功上市。

这个游戏公司最出名的游戏,其实就是2009年推出的《弹弹堂》,一款休闲游戏。

公开资料显示,《弹弹堂》和《神曲》是第七大道的主打游戏。2015年-2017年,两款游戏为公司分别贡献了合计80%、52.3%和34.1%的营业收入。而这两款游戏至今,已有近十年的寿命。

被版号冻结倒逼,靠营销买量的游戏公司,这个冬天很难过

《弹弹堂》为何能火十年,为何现在却徒然降温了呢?

这显然和版号冻结没什么关系。

《弹弹堂》的火爆,主要是占了先机,不过是同类产品过去大多是单机游戏,而缺少网页游戏这种联机体验下的爆发。

但即使到现在,弹弹堂在游戏体验上的迭代,也未必比同类的单机强了,除了能联机。而其他网游厂商也有同类产品进击的时候,势必分割蛋糕。

第七大道的选择是让页游变手游,2017年4月份,公司推出《弹弹堂》手游版,并由腾讯代理发行。

一度很火,但今年上半年,《弹弹堂》手游版还是开始营收下行了。

单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说,页游和手游本身在运营上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的,或者说端游与页游之间更容易达成良性互动。

其一个关键点就在于渠道上。端游和页游的渠道面比较广,可以说到处都有流量涌入。而手游则渠道大多握在微信和主流的几家应用商店之上。

所以在运营上,这种差异性带来的进入难度和适应过程,都会比较痛苦。

同时,手游本身的生命周期也不太长,与端游动辄十年的长寿,页游往往明星游戏也有三五年寿命相比,手游的寿命就缩短到了年或者季。

热门IP移植手游往往只会阶段性地火一阵子。并且,第七大道在游戏开发上的创新力度也比较一般,其王牌产品《弹弹堂》十年来也并没有特别多的玩法创新。

而且移植版游戏,往往不能够适应手游的游戏体验,键鼠操作与手指触控之间的游戏体验往往成为许多PC端游戏进入手游时的最大障碍。

被版号冻结倒逼,靠营销买量的游戏公司,这个冬天很难过

那么,是否第七大道的“状况”,真的和版号冻结无关了呢?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或许这一次,是良币驱逐劣币的一次机会。

在书乐看来,版号冻结,本质上是能达到倒逼效果的。

许多公司考虑到手游寿命短的因素,往往快速出若干款画面不同但玩法一致的换皮游戏,用过度营销和买量的手法,去挤市场,结果导致玩家审美疲劳,这也是游戏市场增速放缓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一直觉得版号冻结,未必不是一种利好。

第七大道,或许就是一个例证。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