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书乐

不久前,NBA巨星哈登在中国行活动中,因骑小牛电动车违规被上海交警处罚,之后新闻不断发酵,小牛电动也因此曝光度大增。

被“哈登违章”带货的小牛电动:鸡肋智能功能,难下沉三四线城市

小牛电动成立于2014年,主营锂电两轮电动车,2015年6月发布第一款车型小牛电动N1。

2018年10月,公司登陆纳斯达克。中信证券曾发布研报,并称公司为“两轮车行业的小米”。

被“哈登违章”带货的小牛电动:鸡肋智能功能,难下沉三四线城市

2018年年报显示,小牛电动2018年的全年净营收额为14.78亿元,同比增长92.1%。净亏损3.49亿元,同比扩大88.96%。

一直以来,小牛电动也以“智能化”“科技化”作为宣传点,比如小牛电动车可以实时定位、防止被盗,还可以提供一些人性化的服务,包括给手机充电、创立“牛油粉”社区、组织粉丝试驾等。

被“哈登违章”带货的小牛电动:鸡肋智能功能,难下沉三四线城市

就此,《中国经营报》记者刘媛媛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小牛电动的这些功能,可以说很多都是用处不大的“鸡肋”功能。

比如给手机充电、防盗等,都只是满足了用户的一些个性需求,不是真正所谓的刚需,所以这种增值服务本身对消费体验的影响力不大。

被“哈登违章”带货的小牛电动:鸡肋智能功能,难下沉三四线城市

实际上在北京等城市,小牛电动市场占有率还可以,但对于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来说,电动车的概念更多的就是充电方便、续航时间长,小牛电动所谓的智能功能,在三四线城市更加没有存在的土壤。

两轮电动车的智能体验,更多地存在于一种炫耀式的展示上面,高昂的售价让小牛电动难以在三四线城市拓展。

被“哈登违章”带货的小牛电动:鸡肋智能功能,难下沉三四线城市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