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匿名社交也可以小清新,主打校园市场

可能和许多人一样,我也曾认为“负能量”是匿名社交的原罪,在实名制的社交网络之中,人人背负着各种各样生活赐予的消极情绪,却只能努力勤恳地扮演自己心中的“好人”。

匿名社交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这种压力,再加上运营者的引导和广播大厅的信息发布方式,让发泄的心理门槛大大降低,“负能量”也就容易失控,而这也成了匿名社交 App 不容易掰扯清楚的地方。

但在新产品面面的主创团队看来,匿名社交的正面与否,和想要针对的人群也有一定关系。李建文在创业之前是名投资人,在起源资本做合伙人时看到面面这款项目之后决定加入。

和市场现有的大多数匿名社交产品的暗色调不同,面面的画风十分之小清新,暖黄色调+卡通式的设计,这也是面面想要打造出的一种社交氛围:虽然是匿名,但也像在阳光下。

再加上定向发送的沟通方式(无秘、脉脉的匿名社交板块多为广场公开信息流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发泄或者攻击对方的心理门槛,因此面面适用的更像是另一个走向的功能,比如匿名定向的表白、倾述或者是好友之间的恶搞等。

面面:匿名社交也可以小清新,主打校园市场

由于刚刚上线,面面目前的版本还相当简单。打开之后是通讯录和对话两个列表,通讯录来自于对用户手机通讯录的导入,主要为熟人关系,用户可以选中对象来发送消息,如果对方暂时还未注册面面,消息内容会以短信形式到达对方手机。

这种看起来带点小趣味却并不高效的社交方式显然更讨年轻人的喜欢,比如高中生和暂时还没什么压力的大学生,事实上这也是面面想要针对的人群。因为是定向发送,匿名可以很好地提供一层保护色,就像校园时代里每个人总会收到过的课堂小纸条或者匿名短信,在攒够表白勇气之前,以不具名试探或者关心的形式存在。

而据李建文介绍,从上线这几天的后台数据来看,匿名表达关心和轻度恶搞算得上用户在面面上的两大主流行为,而且从用户情况来看,女性用户反而对匿名表白和送关怀这件事更感兴趣。除了匿名发送消息,面面还有个功能是好友之间的实名聊天,就像一个萌版的 IM 一样,虽然不知道为何要有这个功能,但据李建文说,这个功能受欢迎的程度居然还不错。(貌似很适合表白成功后顺带使用)

由于高中生的推广门槛相对较高,在上线初期,面面把推广重点先放在了大学生市场上。目前面面所选取的内测用户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50多所高校,接下来还将建立起自己的校园推广团队。

在产品上线之前,面面即已获得了来自起源资本的天使投资,目前团队有十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