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giverse帮设计师把3D作品“变现”, 3D打印技术更加“亲民”

3D打印公司MakerBot已宣布与众包打印公司网络3D Hubs合作,旨在令设计者无需使用专用机器就可以进行3D打印,这就意味着受众是绝大多数人。
确切来讲,这次合作使得MakerBot旗下Thingiverse的设计社区门户与全球超过15,000个3D Hub打印点相连,Thingiverse使用者因而得以直接把3D设计文件传到附近兼容的3D打印机上。
Thingiverse由MakerBot的创始人Zach Smith于2008年推出,已经成为人们进行3D打印的首选地之一,从鼓励去该平台进行3D打印发展到现在所有人都可以使用或修改3D设计。
3D Hubs位于阿姆斯特丹周边,有3D打印机的人可以在此平台上登记名称和价格。
MakerBot负责售卖3D打印机,与3D Hubs合作似乎有违常理,但是这场交易实则合情合理。现在重点是发展尚未成熟的3D打印业并为其造势。能够首先尝到3D打印甜头的人接下来也许会购买3D打印机。
在MakerBot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首席体验官Joey Neal解释道:“我们要继续发展MakerBot的3D生态系统,与3D Hubs合作是自然的事。”
Autodesk的CEO Carl Bass于2月时表示3D打印对于家庭使用来说“宣传过头”,这话也许有些道理。但MakerBot在做的就是令人们从家里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就算是现在无法在家里使用。
Neal接着说:“在MakerBot,我们正在继续寻找方法把3D打印为更多人使用,3D Hubs已经建立强有力的网络可以在当地完成3D打印,我们把这看做是融入Thingiverse社区的自然之举。”
一些Thingiverse设计师现给打印机增添了“打印”按钮,选择打印寄送服务的人几天就能收到产品。有趣的是,设计师现在也会有钱赚,但是这完全是自主选择。结账时,使用者可以给设计师一些“小费”。这是人们用Thingiverse把设计“变现”的开篇之举。
这月月初,MakerBot表示正在重组生意,这意味着裁员外加关闭三家零售商店。随着这些变化的产生,MakerBot表示其正在集中力量“改善并重复做产品,发展3D生态系统,重点从零售到致力于合作关系,在专业市场和教育市场加大力气”。该公司令实体货物打印更加容易,至少正在尽力完成这些目标。
Mattel昨天宣布正与Autodesk合作,使儿童可以自己设计并3D打印出玩具,该消息今天立即成为焦点。Warner Bros不久前推出Lego Dimensions,这是一家以乐高积木为基础的公司,把玩具和电玩结合在一起。玩家可以买乐高的产品创建角色和其他游戏中的物件。
尽管从消费者角度来讲3D打印可能仍旧处于初级阶段,但是3D打印业正在令该技术更加“亲民”,这点毋庸置疑。
(via VB,译|CentreChina,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小V]
duang!附彩蛋:小编在某展会用3D打印的大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