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颁布打车行业规定:Uber等或将面临政府监管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打车服务行业在菲律宾悄然兴起,以Uber为代表的打车公司凭借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这一行业的发展的也得到了菲律宾政府的支持,并在全国范围内制定了相应的监管条例。

菲律宾交通运输部于昨日颁布法令,法令宣布将建立交通网络公司。此公司系跨国企业,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为打车乘客和司机车主提供需求信息,便于打车服务的发展。

“我们认为,技术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这一点在交通运输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技术更新可以为公众提供更为安全、便捷的交通选择方案。基于手机应用程序的交通运输服务,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日渐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和人们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 菲律宾交通部秘书长Jun Abaya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表示,“此举将促使 ‘Uber’ 等相关服务行业在政府的监管体制之下实现更加井然有序的发展。”

Uber公司对这一决定表示支持,并称赞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对打车服务的监管体制” 为一项“历史性”的突破。Uber致力于在保证驾乘人员安全问题的前提下,在菲律宾境内提供点对点服务的经济车型和豪华车型。Uber战略部门高级副总裁David Plouffe表示,

“这次政府和社会行业之间史无前例的合作是一个新的突破点,对促进城市间的人员流动、创造新的经济发展契机具有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菲律宾政府对Uber的政策波及到了亚洲其他市场。例如,在首尔,由于政府的紧张局势,Uber被迫停止提供其UberX服务;在中国,监管机构对Uber等相关行业实行非支持政策;而新加坡政府正在着手实施对Uber的行业认可制度,并将其作为新型交通运输形式来发展。

迄今为止,菲律宾系亚洲第一个为跨国公司制定相关具体法案的国家。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是第一个将Uber及其相关行业纳入交通运输联网公司的地区,菲律宾在这一点上借鉴了国外管辖区的相关经验。

菲律宾政府颁布的法令引起了就“如何规范以 ‘Uber’ 为代表的行业运营规则”长达几个月之久的公共磋商。一些反对打车服务的人士对打车服务运营公司发起了猛烈抨击。起初,菲律宾政府迫于压力,对Uber实行了暗访调查行动。但后期的暗访调查行动不仅适得其反,反而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因此,监管机构迫于压力,重新考虑对该技术应用的投入使用。

Abaya表示,交通运输部正在与相关部门进行密切合作,未来将制定新一轮关于公共交通运输范畴的法律法规。“将有利于促进现代的PUV运营的现代化进程、更新换代和创新进程。

对跨国公司的要求

交通运输部门应当为相关跨国公司范畴下的相关企业设立相关行业标准。要求运营车辆必须有全球定位跟踪系统和导航设备,使用时间必须为七年及以下,相关车型包括轿车、越野车、运动型多用途车和货车。

车主需经过其注册认证的跨国公司、当地交通运输部门分支机构及其陆上运输特许经营和管理委员会,对所拥有的每一辆车进行申请并获得公共服务证书,以便承担对每一车辆的问责事宜。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出租车运营商不断更新运输服务,交通运输部门为设立了“高档出租车“的运营类别。与普通出租车相比,高档出租车要求车龄为七年以下,并且配备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同时可以通过网站或手机进行预订,该车型支持通过信用卡或借记卡进行车费支付。

(via techinasia,译|快鲤鱼,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小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