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大公司往往都是在自己牛逼过后,就会去找一些风口来继续刷刷存在感,乐视是这样,高新兴也是这样。

之前的一条所谓的重磅投融资报道,把蚁视推向了风口之上,这里也就不得不佩服蚁视先帝“覃三亿”的公关手段,一个框架协议就让整个VR圈炸了锅,一篇起底文章硬是做成了一场撕逼战。

框架协议的内容并不复杂,但热心的网易还是出来专门做了一番解读,最后得出结论就是:你(蚁视)做成了,大家一起发财,我(高新兴)也拿了你36%的股权(4500万美金入股),对公司有了不小的控制权(甚至极有可能是控股);你没做成,500万美元我也不要了。

高新兴的黄花与东风

“趁势借东风,高新兴与蚁视恐怕是相互利用。”

高新兴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平安城市、智能交通、通信监控、金融安防、尚云在线等,说通俗就是装监控,防盗铃,门禁等,但是做的比较高端一点。用他们里面某离职员工的描述就是,“平安城市其实就是满大街装摄像头。平安城市是什么,是市政工程。像现在这种环境,就是不通水不通电,政府也要把摄像头先装了。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为什么高新兴能有百分之两三百的增长率了”

蚁视只是风口猪,背上驮着高新兴

对,曾经的高新兴趁着习大大开始重拳反腐,将很多市政工程中隐性成本吃掉后,快速增长成为了行业一霸。但这只是短期的欣荣,在这背后还有个更大的制约条件,那就是刘双广。

“像高新兴这种从零创业到最终上市的公司,毫无例外只有一个灵魂,那就是他的老板刘双广。老板行不行,决定了公司行不行。那么刘双广行不行呢?我个人意见,刘双广把高新兴做到每年100个亿没有问题。为什么呢,刘双广是一个典型的潮汕老板,很抠门,能花9毛9,他绝对不会花1块。就是这种性格,他能使公司存活下来并上市,也正是这种性格,决定他永远不能让高新兴成为华为。“

“高新兴近几年会有快速发展,这也是因为刘双广决定的。一个身家几十亿的老板,没有任何娱乐、任何爱好,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上班,天天加班,全公司走得最晚。到处见客户,比业务员还勤快。手拽几十亿,一分钱都不套现,一门心思就想着赚钱,这种老板,公司不发展才怪。“

可惜了,躺着挣钱的日子不可能太久,产业新贵们的崛起,让原本就几近饱和的市场逐渐缩水,可以拉动上市公司股价的大饼画不动了,是时候要去找些新的机会了。

尚云在线或为救世主

在高新兴31日晚间的公告里显示,实际上与蚁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是其控股子公司尚云在线,最后也是他们开展虚拟现实(VR)领域的相应合作。

虽然材料上写着尚云在线主要从事视频监控开放式云平台的开发、建设和运营。但实际上,这家公司可远非如此,高新兴集团控股40%,刘双广控股30%,这说明了啥。另外,在15年10月,高新兴经历的一次股价大跳水(股价从22日的收盘价28.25跌至23日收盘12.94元,直接缩水15.31。)之后,这家公司便带领着他们的机器人产品“守护神一号”活跃在股吧之中。

蚁视只是风口猪,背上驮着高新兴

不可否认,尚云在线极有可能是高新兴的一颗定心丸,除了有安防巡逻机器人外,还有一款会推出的产品增强现实高清摄像机。表面上似乎还有些合作的契机在里面,然而却又有人提出质疑了。

“蚁视专注于虚拟现实的穿戴式设备,产品应用于3D、2D游戏和电影,而高新兴是公共安全整体方案的提供商和智慧城市的运营商,两者如何跨界整合?”

在整个合作过程中,众人都认为高新兴投资蚁视是看中了蚁视的XX领先技术,其实是这样吗?并不一定吧,要知道某某在行业内可是公认的靠嘴巴吃饭的。

“高新兴凭借收购讯美电子引入领先视频监控技术,在此基础上公司布局“视频大数据”,重点研发“视频结构化”技术。其中,公司基于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的视频分析技术算法数量及精度业内领先。另外,公司在业内首创基于AR增强现实的背景结构化技术,将增强现实技术、数字编码技术、智能分析技术以及3D定位技术无缝结合,推出业内领先增强现实高清摄像机。此次合作将有效整合公司原有的技术优势,从而促进蚁视科技相关技术的发展做到行业领先,同时有望将蚁视科技的相关技术引入高新兴的行业应用提升公司视频处理技术实力。

蚁视只是风口猪,背上驮着高新兴

谁的故事更精彩?

高新兴的某股民坦言,“高新兴在炒作题材上也是相当不错的,短线来看当前走势依然处于上升趋势。”确实啊,上市公司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对公司负责,对股民负责,怎么负责?就是要保证公司是在往好的方向走,股价是在往上爬而不是往下跌,股民都是在叫好而不是在骂娘。所以故事很重要,讲谁的,谁来讲?

“与北京蚁视合作的框架协议,是一个大题材,对于完善高新兴的智慧城市龙头公司地位十分重要,而就此公告本身来说,是集虚拟现实、全息现实、增强现实等三个市场热门概念于一身,我觉得,后面是有硅谷天堂在运作的,优质资本的注入还会接踵而来!”

故事还是蚁视这边比较典型,高新兴那边就比较普通了。不过是个故事就总是会有人会出钱,让这故事变成故事。否则许多炒股的人又怎么会在上万个上市公司名单中注意到它呀。毕竟暴风有这样的事,所说不过是风口和VR,然后还有头1000万给锤子的先例。

也许让子公司上新三板比直接做大母公司要“安全”和“容易”。

高新兴两个原因,其一,造势炒作,母、子公司图名,母公司要股价,子公司要上板。其二,真需要,不过不是高新兴需要蚁视,而是蚁视需要高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