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股东大会发飙

事件始于10月28日,格力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随后一段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临时股东大会上发言的视频开始在网上流传。视频中董明珠气势逼人:“我进来不鼓掌,还是第一次。”“格力没有亏待你们!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几个这样给你们分红的?”

然而,虽然董小姐软硬兼施,最终的投票结果还是没有在她的掌控中,根据10月30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的公告:此次收购银隆新能源股权的相关事项在股东大会上受到了中小投资者的阻击。在公司此次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26项议案中,最终有15项议案未能获得股东大会的通过。

收购方案未获得全部通过,又有视频流出,估计董小姐又得发一次飙吧!

股权收购剑指新能源汽车

从格力的发展思路来看,多元化业务布局已是定局,在空调行业市场趋向饱和的当下这也无可厚非,因此对于跨界新能源汽车,格力的股东还是认同的。

此次跨界收购银隆格力准备已久,早在今天2月格力宣布筹划重大资产收购停牌,3月初披露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从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来看,主要包括:对新能源相关领域技术的研究开发;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生产、销售;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动力总成、电机、电源管理系统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汽车(不含小轿车)销售。

因此,很明显,格力此次跨界领域就是这两年风口领域之一的新能源汽车。在政策与资本的支持下,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2015年的产销量分别为34.05万辆和33.11万辆,2012-2015年销售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25.5%。根据中汽协的预测,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有望达到70万辆。

2012-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预测

庶民的胜利能否阻挡董小姐的造车梦?

笔者认为格力从投资的角度选择新能源汽车,确实对目前业务转型将产生积极影响。 

估值过高、股份摊薄致收购受阻

虽然收购珠海银隆方案最终获得通过,但仍有三分之一的股东投了反对票,对于市场上反对收购珠海银隆的主要质疑点包括:珠海银隆估值过高(拟收购价为130亿,市场估值60多亿)、过度依赖新能源汽车补贴,珠海银隆钛酸锂技术不主流、难以与格力实现整合价值等。

对于增资方案受阻,市场观点认为,此次交易格力选择使用全股份支付的方式进行,中小投资者股份严重摊薄,因此遭到后者反对。

在最终的投票结果出来后,有投资者说这是庶民的胜利,但也有市场分析学者认为,董明珠此次选择使用全股份支付的方式进行主要是有感于万科的前车之鉴,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目前格力也面临险资的入侵:格力2016年的中报显示,宝能系的前海人寿“海利年年保险产品”和安邦保险集团旗下的和谐健康保险公司分别是格力的第四大流通股东和第八大流通股东。

对于增资方案背后的种种笔者不作评述,毕竟董明珠和各股东各有各的立场。而对于格力来说,鉴于空调市场天花板已经形成,确实亟需一个新的出口。至于格力空调的经验能否和新能源汽车完美融合,还有待市场的检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毋庸置疑,不过谷歌公司和苹果公司“造车梦”的相继破碎也是值得格力引以为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