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微信公众号正式回应罗一笑事件,经深圳市民政局、罗尔、刘侠风以及腾讯方面四方沟通,由罗尔、刘侠风提议将全部赞赏金原路退回用户钱包。声明称,《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的全部赞赏资金共计2525808.99元;《耶稣,请别让我做你的敌人》一文的全部赞赏资金共计101110.79元;微信平台将在3天内(12月3日24:00前),将上述两个账号共2626919.78元的赞赏资金原路退回至用户钱包。

罗一笑事件捐款全退回 “互联网+”救助是慈善?是陷阱?

如此,经历了大反转的罗一笑事件发酵到现在,暂时告一段落。有人觉得自己的善良被利用,有人怒骂公众号营销的无耻,还有人认为公益慈善不健全等等。而今天,笔者更想谈一谈“互联网+”个人救助,是慈善?是陷阱?应该以何种形式呈现,还是本就不应该存在?

罗一笑事件捐款全退回 “互联网+”救助是慈善?是陷阱?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互联网金融这一星星之火正在创新的东风下开始迅速燎原;而互联网社交也在大量网民的互动中成为当下人们目光的焦点。于是,在慈善这一需要资金、需要人脉、需要互动、需要传播等综合因素作用的领域,传播迅速、广泛,互动及时、便捷的互联网及网络社交,结合第三方支付平台、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的参与,也逐渐渗透进来。

数据统计,2015年,“公益众筹”实际融资额已高达52857.66万元。包括京东众筹、腾讯乐捐、轻松筹等众筹平台在内,都在为公众提供网络捐赠众筹服务。

罗一笑事件捐款全退回 “互联网+”救助是慈善?是陷阱?

然而,新事物的出现与发展,似乎总会有一波三折的戏码,而有心人的利用,又再为新事物蒙上一层阴影。私吞捐款、款项去向不明、一边开豪车一边发起孩子生病捐款等等事件的发生与曝光,不管最后的结果是否称得上完美,事情的本质已经受到了挑战。

首先,根据201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慈善法》,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具有公益性、利他性。而目前网络上发起的捐助,更多的是个人向社会求助。也就是说,这种行为应该视为个人求助,并不在慈善法管理的范围内。个人可以接受社会救助,可以公开求助,但这并不能称为慈善募捐。

罗一笑事件捐款全退回 “互联网+”救助是慈善?是陷阱?

其次,人们之所以推崇互联网化的原因之一,是对其公开化、阳光化、透明化寄予厚望的。由于互联网的存在,在网络上的流程一目了然,每隔一段时间公开一次募捐情况,且第三方平台监管资金也少了非法集资、卷款跑路的担忧,加上平台保证的严格风控,应该说是可以保障人们的善心不会被轻易欺骗。但事实狠狠地打脸了人们天真的想法。以此次罗一笑事件来说,罗尔避开自己的家产、医药报销等情况,只着重讲了女儿病重、医药费贵等部分,让网友在知道事情全部真相后,质疑罗尔为什么不卖房救女;而且作为两家公司法人,罗尔背后是否有更多的资金,报销之后的医疗费用是否真需要如此巨大的捐助?而帮助传播的P2P观察是否事先知情、是否存在诱导营销等等声音,都在考验着人们的认知和诚信品质。

罗一笑事件捐款全退回 “互联网+”救助是慈善?是陷阱?

再者,正因为个人救助并不属于慈善募捐,目前不受《慈善法》调整,属于法律真空。因此,个人求助类的项目还没有太多约束,也不受法律保护,不强制信息公开,缺乏法律追责,面临较大的法律风险。

此外,互联网救助能够成功离不开推广、营销;而背后的资本运作,难免让人难以接受。人们厌恶自己的爱心被营销,但没有传播度就没办法增加最后获得大量捐款的可能性。这中间的度的把握不准,就会削弱网络筹款的善意,给人们带来被骗的愤怒,甚至开始怀疑助人行为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形成很不好的社会影响。

那么,“互联网+”慈善,或者说现在普遍存在的互联网公开个人救助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或许是需要的,他提供了多元化的求助渠道,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借助大众的力量重新开始美好的生活。只是,公益这件事或许还是需要更多政府的引导和规范,法律的监管和约束。我们不论罗一笑事件的种种疑点,我们也知道孩子的无辜和病痛的难忍,也愿意相信罗尔父母确实为女儿焦虑,但是这一开始就刻意回避的一些关键问题,即使说捐款人的一些行为不理性,到最后钱也得到退回,可是,人心却难以回到原点。被过度消费的善良,最终将筑起冷漠的高墙。不是没有爱,而是不敢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