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煌上煌、周黑鸭相继上市,并在近日表现出超出市场预期的良好上升态势,绝味也开始进入到证监会预先披露更新企业名单,急切等待上会审批。如此,熟食行业,尤其是主营以鸭为主原料的卤制品领域,煌上煌、周黑鸭和绝味在燎原的同时,之间的“三国拼杀”战争也颇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资本之路 你追我赶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熟食行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资料显示,今年6月30日,煌上煌披露了2016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送红股5股,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25元,同时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赠25股,合计送转约3.75亿股。消息公布后,煌上煌连续走出八连阳,8个交易日的累计涨幅达72.65%。截至12月19日收盘时,煌上煌每股29.59元,总市值为147.94亿。

而周黑鸭在今年上市前已完成两轮融资,共计2.1亿元。而今年11月11日于香港主板挂牌时,开报6.3港元;但12月19日收盘股价为6.80港元,总市值162.05亿港元(约145亿人民币),只一个多月,市值涨近三成。
至于绝味,则选择内地A股上市,目前在证监会IPO排队中,在主板排名第65位,有望在2017年中旬上会,在当年年底A股上市。
直营加盟 各有利弊
一般来说,食品生销企业的经营模式大致分为直营和加盟两种,各有利弊。
据煌上煌公开披露的报告显示,煌上煌在营销渠道上以加盟为主、直营为辅,以2014年的数据来看,煌上煌直营与加盟店的比例为1:12。
与之经营策略相同的绝味,在直营和加盟的选择上则显得更为突出。虽然绝味采取的也是直营与加盟相结合的方式,但在绝味7172家店铺中,7044家都是加盟门店,占比高达98%。数据分析,绝味90%以上的主营收入都来自加盟,自2008年成立股份公司以来,加盟店几乎以每年1000家的数量在增长。

而加盟的方式不仅使得煌上煌和绝味得到快速的扩张,而且成本相比于直营,显然要小的多。不过,虽然煌上煌、绝味等公司有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但采用此类模式,极大削弱了公司对加盟商的控制能力,加盟商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难保其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生产、销售,而这明显会影响消费者对公司品牌形象的认知。
与煌上煌、绝味不同的是,周黑鸭选择的是直营与分销相结合的模式,其中直营店铺715家,营收占总营收的87.6%。由于直营能让公司最大可能地实现对自家产品的质量把控,并保证统一管理、有效经营,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品牌美誉度。然而,随着店铺数量的增加,管理难度、各项成本等都会增加,直营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品牌的扩张。目前,周黑鸭在全国仅有715家自营店,且多集中在华中地区。
营收少了 毛利不低
尽管如此,门店总数仅为绝味的十分之一的周黑鸭,近三年来的毛利率则分别高达57.2%、54.7%和56.4%。2015年,周黑鸭的总收益为24.3亿元,稍逊于绝味,但其毛利为13.7亿元,比绝味3.86亿元的毛利高出近10亿。周黑鸭5.52亿元的净利润也比绝味的3亿元多的多。
而绝味的毛利率却相对行业其他企业均较低。招股书显示,2013年~2015年,绝味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7.24%、26.57%、28.24%。其中,2015年绝味加盟渠道的毛利率为24.79%,自营渠道的毛利率为65.4%,两者相差悬殊。

再看煌上煌,15年拥有的线下门店数量为2500多家,但2015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和6000万元,毛利率为30.65%,并没有跑赢周黑鸭和绝味。
可见,周黑鸭的经营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要远高于煌上煌、绝味。一方面,绝味鸭脖超过90%的店铺为加盟店铺,直接将产品以批发价卖给加盟门店,产品平均售价只有36元/公斤左右,加盟商摊薄了大部分收益。周黑鸭则是直接出售给消费者,产品平均售价为80.8元/公斤。另一方面,煌上煌的原材料支出占总支出的88%,而周黑鸭则相对较少只有79%。周黑鸭在原材料成本上的把控要优于其他同类企业。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截止2016年6月30日止12个月总收益计,周黑鸭市场份额约为6.8%,位列中国休闲卤制品行业第二大公司。
网上渠道 营销新宠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销售渠道上,周黑鸭近几年下足了功夫。2015年,周黑鸭专门了成立互联网战略中心发展线上业务,布局电商业务,线上销售保持高增长,2013年~2015年纯利分别为2.60亿元、4.11亿元、5.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8%。
统计指出,公司截止至2016年中期网上渠道销售额就达到了1.14亿。且天猫数据显示,周黑鸭旗舰店中销量最好的月销量为7.9万件,远远超过煌上煌的4.7万件。按网上渠道产生的收益计,截至6月份的一年中,周黑鸭在全国所有卤味食品生产商中拥有最大市场份额。
并且,周黑鸭招股书显示,还将用15%的募资用于投资自营店网络,提升现有门店及开设新门店;8%用于资讯科技基建升级等。
此外,针对超七成顾客是年轻女性的统计数据,周黑鸭2011年开始对品牌进行重新定位和构建,重新设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门店整体风格变得更加年轻时尚。现在的周黑鸭更愿意被大家贴上“会娱乐更快乐”的标签。
、
相比之下,绝味的收入却严重依赖线下加盟实体店。虽其为国内门店数量最多的休闲卤制食品连锁企业,截至2015年底在全国共有7172家门店,但毛利率相对较低,2015年主业的毛利率为28.24%,而周黑鸭毛利率达56.4%。
不过此次绝味食品在招股书申报稿称,将构建和强化线上电商入口,自建独立线上美食销售APP,与国内知名第三方平台合作建立线上美食销售渠道,弥补传统食品企业依赖线下实体门店销售的不足。其拟发行不超过9000万A股,募资投向8个地方食品加工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和培训中心及终端信息化升级项目、研发检验中心及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总投资额9.49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渠道销售方式,可以进一步方便人们对产品的购买、增加公司销售业绩,并加大公司自身品牌的推广和普及力度。拥抱“互联网+”,是熟食行业企业未来争夺市场消费者的关键之一。
千亿市场 前景可期
事实上,《2017-2022年中国熟食行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大众在熟食领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并在未来几年仍会保持相对较快的发展态势,形成一个千亿量级市场。数据统计,2008年我国休闲卤制食品的市场规模为744.77亿元;到2011年就已超过1300亿元,较2008年增长了74.7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45%;预计2016年将达2230亿元。

虽然煌上煌上市当天惨遭滑铁卢,最大跌幅一度超过10%;但根据煌上煌今年上半年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263.67万元,同比增长13.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64.35万元,同比增长27.97%。
而周黑鸭数据显示,其2013年、2014年、2015年营收分别为12.17亿元、18.09亿元、24.3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7.2%、54.7%、56.4%,年复合增长率为41.3%。

再根据绝味今年6月更新的招股书申报稿,绝味2013年至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7亿元、26.3亿元和29.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9亿元、2.3亿元和3.0亿元,总体也呈上升状态。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我国熟食市场在近年来的增长潜力值得期待。
行业集中度不高 下半场竞争如何走?
目前,《2017-2022年中国熟食行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分析,我国熟食行业存在小规模经营成风、集中度不高、市场开拓不到位、自身产品定位不清晰、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等问题,这也成为倒逼我国熟食行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针对这些情况,熟食企业想要在行业中胜出,只有提高自身产品的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前者可以针对性的从改善包装、提高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入手,后者则有必要借助互联网来实现。另外设立自营门店也是收集市场信息、掌握消费者动态的主要手段。

如此,随着这些企业逐渐进入资本市场,熟食行业也将迎来下半场的竞争。在新一轮的同行切磋中,更多的大品牌将会产生,大大提高行业集中度。而巨头产生的前提自然是,企业利用优势资源,调整组织架构,优化管理体系,生产健康食品,并结合线上线下渠道,以一个合理的价格大面积覆盖目标消费者,获取相应的知名度、美誉度,形成差异化的品牌优势,逐渐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分享这个千亿级的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