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银行宣布和腾讯达成合作,“中国银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这也是4大行的最后一行完成了与互联网的联姻。就在一年前,很难想象曾弥漫在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的紧张对峙,也开始随着各取所需而趋向合作的模式。果然还没那句话说的好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阿里巴巴牵手建行,打破紧张对峙

3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宣布战略合作。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均亲自出席。按照协议和业务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推进建行信用卡线上开卡业务,以及线下线上渠道业务合作、电子支付业务合作、打通信用体系。

京东牵手工行

6月16日,京东与工行正式联手,当天,京东董事局主席刘强东与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金融科技、零售银行、消费金融、企业信贷、校园生态、资产管理、个人联名账户乃至电商物流,展开全面合作。同时还将打通线上线下!很快,我们甚至将在工行的网点看到京东的身影,以及京东与工行一起发行的银行卡和金融产品。

百度牵手农行

6月20日,百度与中国农业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合作领域主要是金融科技、金融产品和渠道用户,双方还将组建联合实验室、推出农行金融大脑,在智能获客、大数据风控、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客服、区块链等方面探索。

腾讯牵手中行

今天,6月23日,中行官网公布与腾讯合作成立“中国银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

双方将重点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建普惠金融、云上金融、智能金融和科技金融。

终于,这四大行扎堆完成了与科技巨头BATJ的联姻。这也释放了一个明显的信号——Fintech的能量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金融与科技的合作趋势更加明朗。科技正深刻地改变金融行业格局。事实上,对于银行来说,一方面,涉及互金业务的科技公司凭借更高的产品体验以及低变动成本,在普惠金融领域获取了一大批拥趸。而近日,四大国有银行普惠金融部在总行层面均已经完成设立。未来的竞争局势似乎可以预见。

另一方面,我们确实看到,科技正在改变金融,“Fin”与“Tech”的合流之势不断明朗。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逻辑并不难理解。科技公司长于技术、数据、场景、客群,在初期的监管红利已过,监管政策收紧的现在,与金融机构合作消化自身能力也不啻为一种选择。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也是如此,随着客户需求的发展,银行营收的放缓,面临着增长方式转型的挑战。

可以说,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或者互金企业更多展现出的是一种竞合关系,共生共荣。实质上是双方优势互补。

这个共识也可以从近期银行与科技巨头又双叒叕联姻中感受到。建行与蚂蚁金服,工行与京东,农行与百度,中行与腾讯纷纷宣布开展深度合作,重点在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领域。这些消息激起了业界千层浪。有人惊呼“四大银行已被BATJ瓜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