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号令天下,银联62节彰显生态和场景力量
6月2日,已经成为了中国商业的又一个狂欢节,今年也没有例外。中国银联联合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20万家全国性品牌商户、百大线上电商共同推出的银联62盛惠获得了广泛关注。
五年来,中国银联的62营销活动已经是越来越成熟,影响力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营销活动并不是中国银联一家在做,商户、各银行以及更多的消费者都置身其中。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中国银联并没有像互联网电子商务公司那样的强掌控力,也就不可能有类似双11、618一样的资源投入,可“62”还是茁壮成长了起来,这充分体现了场景和生态的力量。
理顺内外部关系,银联初步建立的支付生态
在62活动期间,有来自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支持,形成了全国性的统一商业促销行动。实际上,能实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在中国银联的牵头下,让这些平日里处在竞争位置的银行心甘情愿的全力配合,从而带动各大商户投入资源联合行动,证明了一个繁荣的支付生态确实拥有很强的吸引力。
对比在支付领域的主要互联网竞争对手,中国银联的营销资源投入再多都会显得不足够,在线下支付的补贴方面也是出手较晚,但是,中国银联拥有大量的常年积累起来的合作商户,更拥有得天独厚的银行业集体支撑,只要找到好的合作模式,就会有能力将优势变成胜势。
在去年年底的云闪付APP发布会上,银联坚定的宣布坚持“不发卡”、“不收单”、“不与银行争利”的原则,只做“标识、接口标准和用户体验”统一的支付入口,云闪付成为了各家银行的移动支付管家,从而为云闪付的整合成功创造了条件,将消费者、商家、金融机构等各方连接起来,形成了合力,也带来了整个行业的新机遇。
于是,我们看到,各家银行不再花费巨大气力推荐自己的APP支付,反而集中资源共同合力打造云闪付,形成了规模效应,推进的效果却远远超过各自为战。对于商户来说,再也不用在收款台摆上一排的各家银行的收款标志,也不需要添置更多的收款设备,相反,因为云闪付集中展示优惠信息,方便了商家理解与操作,也让消费者更容易去尝试和使用。
中国银联通过而整合产业资源,形成包括中国银联、各银行、商户以及消费者的新生态体系,这一体系在今年的62活动中集体大阅兵,也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力国内外场景,银联开拓广阔的支付空间
支付依赖的是场景。不管是在什么场合,消费者总是需要支付的时候才会使用,如何更多的创造使用场景并能让用户方便快捷用起来,成为了所有支付机构的第一要务。
在今年的62活动中,中国银联将以菜场及15分钟周边生活圈、公交地铁、餐饮、超市便利、公共缴费、自助售货、校园、食堂、医疗健康、交通罚款为核心的“十大便民”场景作为重点,通过优惠活动将消费者的注意力拉到这些场景中来,在消费体验中形成粘性,目的是要实现支付与场景之间的协同效应。
实际上,这一年来,中国银联在支付场景建设上的力度前所未有。数据显示,在商业场景中,全国目前已有1600多家菜场、25000多家商户能够银联移动支付;而在校园场景下,全国各地目前共有166所校园,超过4500家商户实现银联移动支付;在出行场景中,银联闪付阵营共有超过150家商业银行,在至少20个地级市的主公交干道(含地铁)上实现在银联手机闪付、银联二维码支付。
2018年年初,杭州地铁开启移动支付,在鲜艳的红色地标指示中,人们看到了“中国银联”与支付宝齐头并进,一改此前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的双雄会格局,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银联推进移动支付场景建设的决心和能力。
资料显示,目前银联卡受理网络已延伸至168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境外超过2300万商户和164万台ATM。以此为基础,顺应中国游客支付习惯的改变,“云闪付”用户已可在境外25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包括打开“云闪付”APP扫码支付,以及开通银联手机闪付“挥”手机支付。根据尼尔森发布的《2017中国境外旅游和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约有65%的中国游客在境外旅行时使用移动支付,这一市场前景广阔。
布局线下线上,银联致力全方位的发展路线
银联卡此前主要集中在线下使用,但这次的62活动中,中国银联联合了大量线上电商公司,包括京东、1号店、唯品会、本来生活、中粮我买网、聚美优品等知名电商APP,美团、大众点评等外卖APP,蜘蛛网、时光网、永乐票务等电影演出票务APP,12306、神州专车、e袋洗、乐刻运动等生活类APP,将自身的触角延伸到了网络空间。
此外,中国银联还联合了中国的手机支付厂商,银联手机闪付包含Huawei Pay、Apple Pay、Samsung Pay、Mi Pay、HCE支付及可穿戴设备支付,线上线下“嘀”的一声完成支付立享62折。
与其他支付公司相比,中国银联的支付手段更丰富,不仅有对标市场的二维码支付,还拥有手机闪付等独特优势,这也成为了其快速扩大支付场景的重要优势。2017年9月,广州地铁全线率先开通手机闪付直接进出站,后续多地地铁相继开通;2018年5月20日,广深城际铁路更是全线实行银联闪付进站乘车,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交通”的创新尝试。未来,随着NFC等技术的进一步被接受,中国银联的场景建设还将提速。
由此可见,中国银联通过联合银行推广云闪付、二维码,再加上原有的NFC,加上各种手机支付厂商,吸引了越来越的生态合作伙伴,也培养了越来越多的粉丝使用者,整个支付产业布局基本完成。
在市场严酷的竞争环境中,中国银联学会了给自己做减法,化繁为简,悄然蜕变,开始用互联网思维打造自己的竞争力,再加上自身的独特资源优势,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支付生态初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