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本文将重点解读以下三个问题:

什么样的项目,需要李书福亲自站台?

后滴滴时代,网约车会走向品牌化?

主机厂进击网约车,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让李书福亲自站台,曹操出行拿下2年内最大融资,全靠“定制”

9月6日,吉利科技集团旗下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宣布完成38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苏州相城金控集团、苏州高铁新城国控集团、苏州城投公司、农银国际苏州公司、东吴创新资本,均为苏州当地的资金。

曹操出行CEO龚昕表示,B轮融资将用于企业技术研发、业务扩展、服务品质提升、司机群体保障等。

当天,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出现在了苏州的曹操出行融资发布会现场,罕见地为这项子业务站台。

资料显示,此次融资,这不仅是今年网约车企业获得的首笔国内股权投资,也是2020年以来,网约车企业所获得的国内最大额度的单笔融资。

让李书福亲自站台,曹操出行拿下2年内最大融资,全靠“定制”

公开资料显示,曹操出行成立于2015年,系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控股。据官方资料介绍,曹操出行目前已进驻62个城市,累计注册司机超300万,目前注册用户超6000万。

李书福在发言中坦承,网约车市场在几轮快速扩张发展以后,也解决了一些行业乱象。曹操的发展速度尽管不是那么快,但坚持规范化运营后,形成了很好的口碑。“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整个行业的监管和指导力度,我们对此是非常高兴的,也是非常欢迎的,这个行业越规范就越能够发展,越能够受人尊重。”

让李书福亲自站台,曹操出行拿下2年内最大融资,全靠“定制”

事实上,在滴滴制霸网约车之后,由于车型杂乱而陷入了一定的智能出行瓶颈。

反之,主机厂则在积极进击,除了曹操出行背靠吉利之外,由中国一汽、东风、长安三大汽车央企与苏宁、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在2019年4月共同参与打造的T3出行,也在近年来不断攻城略地。

让李书福亲自站台,曹操出行拿下2年内最大融资,全靠“定制”

和曹操出行略有不同的是,T3出行还被业内称之为网约车“国家队”,且区别于当前主流的C2C网约车模式,T3出行通过建立自营车辆、司机团队的B2C模式,通过车企和科技公司的攻关,以车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已实现了对车辆实时管理、对司机全时段管理和危险情况主动预判,有效解决了司机监管难、车况监控难等市民关心的网约车安全问题。

主机厂深度加入网约车大战,会带来什么?

对此,多个媒体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主机厂进军出行行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实现网约车深度定制化。

过去几年,曹操出行的主力运营车辆为吉利旗下的帝豪EV纯电动汽车。2020年,曹操出行在部分城市上线了高端纯电车型几何A。2021年3月份,换电车型—枫叶80V面世。这款车型的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达415公里,司机可以在60秒完成电池更换。

让李书福亲自站台,曹操出行拿下2年内最大融资,全靠“定制”

但这还只是起手式,在拓展能力上,主机厂系列的网约车确实比共享模式下的网约车有更多的技术拓展空间。

举个例子,网约车为众人诟病的问题是安全性,而此前用以达成安全性的保障仅仅是在网约车上加装摄像头和利用App同步录音,但这些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亦可被别有用心之人绕过。

主机厂的定制化网约车可以在物理层面达成更多的可能,如嵌入车体架构的摄像头、一键报警物理按钮等,通过云端链接控制中心,通过人工智能和其他方式的监控,可以达成更快速地反应,并且还可能实现实时定位、物理锁车等功能,确保司乘人员安全。

此外,主机厂相关智能车型可以通过网约车进行更多的深度测试,来发现和寻找问题,并可通过网约车运营获得更多的路面路况大数据,为后期“车路云”所需要的大数据完成积淀,还可以通过自有车型来形成对乘客的强体验,逐步扩展消费需求。

让李书福亲自站台,曹操出行拿下2年内最大融资,全靠“定制”

今年7月4日,滴滴出行App被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报下架,此后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等联合进驻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网络安全审查。这之后,引发了业内关于网约车进入“后滴滴时代”的评论。

值得注意的是,主机厂进击网约车,其实没特殊性合规问题,反而三证问题,可以通过主机厂的深度定制和网约车平台用专车司机来驾驶定制车型并实现更深层次用户需求和体验的释放,来解决一些网约车乱象,曹操和T3都想在这个角度突破,也确实有一定进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