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看好国内办公领域的Airbnb

其实作为从业者,我很乐于看到“办公领域Airbnb”出现在国内,这种创新业务模式虽然对行业没有本质上的改变,但对于笔者所在的行业——租赁办公空间的ServOffice显然利好,也属于存量地产在互联网时代新玩法。

“办公领域Airbnb”难以饶过的几个问题:

1)行业产品标准化不够,包括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差异较大且存在价格歧视。此外学习Airbnb拍照,解决的是房源真实性,但无法彻底解决客户需求与房源的匹配。一旦需要人工介入,成本效率与互联网玩法迥异。

2)产品线和供给量有限,如:商务中心空置率通常20%以内,经营得好的可以空置在5%以内;孵化器则有行业的项目的门槛,以及周期性的闲置规律,企业自用闲置和投资型物业倒存在更大的空间,甚至有做成独家的垄断机会,但迈出第一步是难题。

3)同质化的客户获取方式和获取成本控制。长租客户频次低重复交易不看好,短租客户客可能更有竞争力但佣金收入少。

4)竞争因素:能从传统中介手中分到几杯羹?只要租过房的人,都会有既定的中介伙伴,尤其大中型企业的地产代理,长久线下维系的客户关系更是紧密,远非一个网站或App可颠覆。

5)办公室出租方的销售去渠道化,品牌强化直客的占比会高走,以及客户跳单因素。

6)Airbnb的两端,无论业主还是租客均为弱势的C,而写字楼办公领域换成B,标的大,决策复杂,交易周期长。

PS:其实“办公空间领域的Airbnb”在外海已有先例——成立于2010年的Loosecubes早在2012年已获得780万美元的A轮融资,当时他们已经拥有13000名会员,收录了66个国家230个城市的1000多个办公空间。

除此以外,LiquidSpace、PivotDesk等同行也都获得了种子或A轮融资,规模均为百万级。

作者刘铮,7年商业地产经验,专注于商务中心、孵化器、联合办公等创新型办公空间的产品、运营。微信号:lao666,微博:@世鳌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