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与蚂蚁金服砸了60亿,要助口碑网满血复活?

今日,来自蚂蚁金服官方消息称,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将合资成立一家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公司“口碑”,专注于协助本地生活服务的转型与升级。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初期将各自注资30亿元,一共60亿元到这家合资公司,并各占这家合资公司的50%的股权。后续根据市场需求,双方还会加大投资额度。

也就在今天上午,口碑网发出一条微博,高调宣布“我们回来了”:

阿里与蚂蚁金服砸了60亿,要助口碑网满血复活?

屡败屡战的口碑网终于又回来了,看上去这次它终于摆脱了“大淘宝”战略,60亿的资金也足够证明了本地生活的平台对于阿里集团有着足够的战略高度了。

口碑网的昔日“三迁”


2004年,阿里巴巴第46号员工李治国离职创立生活服务类网站口碑网,通过整合易赁网等资源,成为国内最早能完成跨区域、一站式服务的生活消费平台。

2006年,阿里巴巴注资口碑网,这也是阿里巴巴首次注资其集团外部企业,自此口碑网进入阿里集团的发展纵队。初入阿里集团的口碑深刻享受到了阿里带来的红利。期间通过与中国雅虎合作、阿里旺旺、以及淘宝网合作迅速使得口碑网的发展得到爆炸式的增长。据李治国介绍,当时口碑网日均200万独立访客,1000多万点击量,分类信息上领先于58和赶集,餐饮略低于大众点评网。

2008年,阿里巴巴全资收购口碑网,并决定把中国雅虎与口碑网整合成一家公司—雅虎口碑。把搜索平台与本地O2O服务公司进行如此深度的合作在现在看来的确是一个奇葩之举,但在当时则是O2O概念的先行者。通过雅虎的流量优势导流落地至口碑网落地,口碑网意图再造一个本地生活信息的淘宝。当时的阿里,一切的活动都要围绕电子商务的主线进行布局。

2009年,合并后的雅虎口碑并没有展现出1+1>2的价值增量,业绩反而分别下滑不少。仅仅一年之后,口碑网就又改嫁至淘宝网。2008年至2009年正是马云“大淘宝”战略计划一统宇宙的年代,淘宝网被分成了370多个品类。随后房产、家政、餐饮等口碑网有较深沉淀的领域纷纷被“升级”成为淘宝房产等淘宝旗下的二级栏目。

错过2004年的”先发优势“,06年成为发展转折点,此后三次大的调整并未见奇效,战略左右摇摆不定,导致人员动荡,在阿里集团的地位弱化,成为淘宝的附属品。彼时,口碑网存在感几乎消失殆尽了。

优势明显、发展不易,它是阿里生态的护城河

口碑网目前的版面中被分为了淘宝地图、电影演出、外卖外送、租房买卖、水电煤、交易培训六大板块,并且其中每个板块都已能看见阿里系的影子。根据官方消息,淘点点,与蚂蚁金服的线下业务资源及团队将会被整合进口碑网的团队之中。

对于本地化生活出行,用户是需要一站式的解决方案的。阿里集团一直希望打造整个系统之间的相互支持,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在如今这个也是口碑最有竞争力的一张牌,本地生活中出行项目有较多交叉之处,不同业务之间可以互相导流。

如今的阿里集团对线下的渗透能力与4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在线上以及线下都已经获得了丰富的资源积累。线上的阿里电商领域是一个巨大的导流机器;在线下蚂蚁金服在交易、数据、信用等领域的积累已足够庞大,甚至对于商家能够提供整套的金融服务。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进入太晚,O2O的大格局已经初见雏形,美团、大众点评、饿了么已在各自领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领军地位。但市场最终格局一日未定,O2O的市场的补贴大战可能就不会完结,在巨额的现金的补贴下,一些的营销都是伪命题。

新口碑网想要从中杀出一条血路改变用户习惯并没有那么容易,也必定需要对用户的强势资金补贴。但对于整个阿里生态而言,口碑网的复活为阿里弥补了本地生活信息这一大短板,至少是一条不错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