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Book 使用一周感言,笔记本终极形态并非一蹴而就

现款 XPS 13 出现时,以其超窄边框和精湛的做工赢得一片赞誉,也在那时第一次有媒体讨论 XPS 13 是否是“笔记本终极形态”。可以归结为这是因整个 PC 行业太久没有“创新”而产生的现象。

可是说到底,XPS 13 只是 Dell 对之前笔记本形态的又一次缝缝补补,加上一些成熟的不过 PC 厂商一直不愿加的特性。接着,我们看到了 Surface Book,有人说微软以此打了“一群猪队友”的脸,我是认同的。SB 的光环下,终极形态成了对其他 PC 厂商的主流产品的讽刺,微软的“突破性”与队友对市场的“将就”形成了鲜明对比。

Surface Book 使用一周感言,笔记本终极形态并非一蹴而就 Surface Book 使用一周感言,笔记本终极形态并非一蹴而就

初识 Surface Book

这次国内的消费者应当感到庆幸——微软没有第一时间把 Surface Book 带到国内。在北美等地上市后,Surface Book 遭遇了很多产品本身的问题,对消费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而国行延后的发售现在看来并没有爆发出大批的产品问题。

到手的国行 Surface Book 是微软在国内发售的最低版本,除了不带有独立显卡,整体的使用感受与其它版本并不会差太多。入手的第一印象就是,win 阵营再添了一款可以媲美 Macbook 系列的产品,铝镁合金的外壳在观感上带来了非凡的质感,不过也仅限于观感——微软在表层加上新的材料图层,使得金属手感大打折扣,此外,外壳的坚硬度也值得质疑,单手提拿键盘面板很明显的感觉到弯曲,也容易被其它坚硬物挫出印痕。

Surface Book 使用一周感言,笔记本终极形态并非一蹴而就

当然观感和触感的差异尚可接受,接口方面也算齐全,不满意的是,国内的话 HDMI 更普及一点,而 Surface Book 并没有,只有一个 mini DP 接口。此外,两个 USB3.0 和一个读卡器卡槽也刚好够用吧,当然,微软贴心的设计了磁性吸附式的电源接口,在电源上另加了一个“5V 1A”的 USB 口。

Surface Book 使用一周感言,笔记本终极形态并非一蹴而就

简直不像是一台 Win 平台笔记本

几乎所有主流 PC 厂商的主流笔记本产品都有这样几个特点:1366*768 分辨率的屏幕,几乎等同装饰的触控板,砖头一般的电源等等。而这些方面都是微软在 Surface Book 上所做的突破。

屏幕方面,Surface Book 搭载了一块分辨率 3000*2000 的 13.5 英寸 PixelSense 触摸屏,显示效果十分细腻,可与 Apple 搭载了 Retina 屏幕的产品相媲美,长期使用后你肯定不会想回到 1366 的世界,甚至是 1080P 的产品。不过,带有触控特性后,屏幕很容易成为指纹收集器。

Surface Book 使用一周感言,笔记本终极形态并非一蹴而就

不过,虽然系统本身已经很好的对高分屏做了适配,三方软件却没有跟上,很多日常高频应用在 3000*2000 分辨率下出现字体突变的问题。

而触控屏的加持显然更加方便了一些操作,很明显的就是在例如翻页操作时,直接在屏幕上拖动比鼠标,触控板来的更自然。Apple 所谓触摸屏不适合笔记本在 SB 上成了一派胡言。

触控板是另一个值得提出的方面。Win10 推出后,很多老旧笔记本的触控板体验已经得到了大幅提升,就我日常使用的 Apenware 15 R2 而言,不玩大型游戏时,触控板已经能胜任轻度任务。不过 Surface Book 的触控板更进一步,同样达到了 Macbook 系列的水准,指哪打哪,几乎没有迟滞,网页的上下滑动都十分流畅。

Surface Book 使用一周感言,笔记本终极形态并非一蹴而就

常规笔记本形态之外的新感受

之前,笔记本上的输入设备有限,大抵就只有键盘,触控板和鼠标,而 Surface Book 是标配有一支 1024 级压感触控笔的。

除了用笔在屏幕上输入,微软还给这支笔本身加了三种操作,单击笔帽唤出 Onenote,双击截屏和长按唤出 Cortana。除了便捷性,这些操作带来的最大感受是“自然”,我甚至可以想象,这些操作的灵感可能来源于产品经理长期把玩原子笔的结果。如果能给用户自由编程触控笔操作手势,确实不失为一种竞争力。

Surface Book 使用一周感言,笔记本终极形态并非一蹴而就

另一方面,Surface Book 最吸引人的特性是其可拆卸的机械结构,通过铰链连接的平板端和键盘端分离后成了一台拥有处理能力的正宗平板,使 SB 能够适应更多场景下的任务。当然由此造成两端无法完整贴合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Surface Book 使用一周感言,笔记本终极形态并非一蹴而就

是终极也是新的起点

先说结论,与其说 Surface Book 是 Win 平台笔记本的终极形态,倒不如把它看成是新时代到来前的一个信标,它在很多方面都给了其它 PC 厂商借鉴的地方,只是不知道“猪队友”们是否愿意接受,还是继续靠着巨大出货惯性等到有一天走上 Nokia 的命运道路。

作为第一代产品,SB 身上还有很多缺陷,不过它拥有很多用户期待,目前 PC 市场上却缺乏的东西,如果有人因此对微软黑转粉,路转粉,也丝毫不奇怪。作为一台生产力笔记本,SB 在续航,轻薄和高性能三者间找到了平衡点,本身在 Win 平台中表现可圈可点,同时产品做工和质感也都上层,特别是堪称“黑科技”的可拆卸设计,这些都足以促使消费者购买。而对于国行版本,售价与北美相差并不太大,加上保修,渠道等条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同时,宏观层面,Surface Book 的推出或许也证明了一件事,PC 市场的衰落,除了商业模式创新缓慢,技术创新也是原因之一,而后者这个“大黑锅”得让传统 PC 厂商来背——SB 和“1366*768”就是最好的正反两个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