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的大神级别量化金融分析师Marko Kolanovic近日撰文提出发聩之问:科技泡沫要破灭了吗?其实,在全球陷入衰退与负利率之后,资产价格调整过度,新一轮反向调整已经势在必行。
投资过度的风口科技泡沫会在2016破灭?
上个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对经济的影响仍在继续——新经济泡沫破灭后,美国为提振经济采取的宽松政策是2007年次贷危机的一大诱因,全球经济至今未能走出衰退泥潭;然而,新的科技泡沫已经生成,围绕是否会出现第二次科技泡沫破裂的讨论也随着互联网巨头股价的上扬而愈演愈烈。
美国Business Insider在本月初曾指出,对于此轮科技泡沫能持续多久的怀疑在2015年达到顶峰。过去几个月中,投资者开始变得紧张,初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浮现。不仅是初创企业遭遇了估值调整带来的融资难,纳斯达克的巨头们也同样面临股价上的调整。科技股板块的股票,尤其是以FANG(Facebook、Amazon、Netflix与Google)为代表的巨头们,在过去几年的估值调整之中,市盈率已经大幅提升。量化金融分析师Marko Kolanovic分析称,按照FANG当前的股价与其成立以来的所有每股收益,得到其市盈率约16倍;而去年标普500的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在16倍。相形之下,FANG的市盈率偏高,因为FANG不是新公司,或小公司,而是全美最大的公司之一;退休金与退休人士也重仓持有这些公司的股票。从这个角度而言,FANG的市价已经偏高。接下来的调整不可避免。
投资过度的风口科技泡沫会在2016破灭?
科技公司的股价为何会被过高地估计?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分析称,美国大型科技公司股价上行,是因为他们有故事和盈利预期,又在低利率背景下得到了便宜钱进行回购与并购,从而推高股价,这也是巴菲特这两年跑不赢指数的根本原因——巴菲特所青睐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过去几年的估值调整中总体处于弱势。这样一来,低波动性动量资产(momentum assets)和高波动性价值资产(value assets)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背离”。这种局面将随着资金涌入动量资产而逃离价值资产而得到扭转,最终以动量资产泡沫破裂为终结。贝莱德一月曾公布一组数据,根据2015年12月对174位管理资产规模合计6.6万亿美元的该司最大机构客户调查,约33%的受访客户表示,今年打算减少股票配置比例,半数以上客户计划今年增加对民间信贷产品和房地产的配置。很显然,这种转向低风险资产的资本变向已经表明,为了管控风险,投资人已经开始撤离股票市场,过去两年依靠股票市场风生水起的科技公司,将是最先受到波及的。
谈及风口行业被高估后必然向下调整时,Marko Kolanovic形象而不失风趣地评论道,社交媒体却在过去10年变化巨大,从Friendster,到Myspace,它们的生命周期都很短,且受年轻一代的变幻喜好所牵引。但是,在另一方面,没人可以在宿舍开发并建设一家喷气机,所以喷气机也不会被时尚所抛弃。依靠商品价值的制造、地产行业和依靠概念预期的科技企业,将在新一轮估值调整中分别在跷跷板的两端一上一下,这个趋势已经渐渐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