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的化妆台上总少不了那些瓶瓶罐罐,什么水、乳业、精华、霜再到腮红、粉饼、睫毛膏等,一套下来可能连桌子都摆不下。男性朋友们高呼:这都是些什么鬼?!而且还卖这么贵!
女生爱买化妆品和男生喜欢浏览车讯手表一样,各有所好。不过这里面的猫腻你又知道多少呢?有媒体曾报道过,著名的高端护肤产SK-II著名的神仙水在中国零售价格高达1000多元,而其制造成本仅为人民币6.5元。
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媒体的报道也不一定靠谱,不过,化妆品行业暴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了。男士也许该怀疑,大宝是暴利产品吗?不!这里的化妆品是指进口高端产品。
媒体称,加上研发成本,神仙水的每单只成本也不超过人民币10元。资生堂730元/15克的眼霜连包装成本也只有10元不到。而欧伯莱那些150元左右的低端眼霜成本仅在3元左右。
前瞻风口看到这些数据时也惊呆了,不过理性考虑一下,这些高端化妆品的消费者不仅仅消费的是它的价值,其附加价值和品牌价值也是消费者消费的另一大头,单单以成本来论化妆品的好坏的话是不够客观的。
一边是国际大牌化妆品的暴利,另一边又是我国国产化妆品面临的尴尬局面。目前国内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已超过5000家,中小型化妆品企业数量超过90%,但它们的市场份额不到20%。利润更是比不上暴利的国外品牌。国际化妆品大牌的暴利内幕又在哪里呢?
化妆品行业的毛利率水平通常普遍较高,一般在30%到60%。同时,外资品牌毛利率普遍高于国产品牌,高端品牌通常毛利率也较高。但本土化妆品品牌的毛利率却远低于国际一流水准,比如欧莱雅毛利率为71%,而国产化妆品企业巨头的毛利率均在50%左右,有的甚至不到30%。
此外,国际大牌通常会花大量资金投入到广告上。人们熟知的迪奥、雅思兰黛、香奈儿的代言人通常是奥斯卡影后级别的人来代言。相比与中国,本土化妆品多为中低端品牌,且大多为新创品牌,它们要想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通常需要投放巨额广告。例如相宜本草在2015年6月份发布的招股书中明确显示募集的7亿资金中仅新品推广、广告制作、代言人和品牌宣传四项的费用就高达2亿。上海家化2011年的营销类费用9.4亿,而净利润仅为3.6亿。
最重要的一点是研发问题,国产化妆品品牌的研发投入普遍较低,国际化妆品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一般为3%到4%甚至更高,而中国化妆品企业每年的研发费用平均不足1%。以相宜本草为例,2014年的研发比例仅为2.05%,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投入到了产品包装的研发上。在相宜本草的70项专利中仅有9项属于发明专利,其余61项均属于外观设计专利。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研发的欧莱雅集团过去三年的研发费用均保持在3.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