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东营区“文化粮仓”里的丰收密码
走进文汇街道王营村的农家书屋,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书香气息,书架上整齐摆放着时政、人文、科技、养殖、文艺等各类书籍,村民们捧着书本认真阅读,氛围静谧温馨。“冬季农闲时机,我就来到王营村农家书屋,查阅农业种植养殖类书籍,提高眼界、增长知识,切实充实自己的本领。”文汇街道王营村养殖户薛立光说。
文汇街道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建成农家书屋6处,拥有书籍1.5万余册。将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融合,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文明实践等系列活动50余场。推行“农家书屋+”模式,大力推广“云图书馆”,让农家书屋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同时,全面完善图书借阅制度,规范明确借阅开放时间及数字化建设等管理制度,确保图书借阅畅通有序。
近年来,东营区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鼓励村民多读书、多看报、学技术,让农家书屋成为群众学习文化知识的“充电站”,进一步加速推进乡村振兴。
据了解,东营区共建有195个农家书屋,藏书超60万册。所有书屋书架、阅读桌椅等设施配备齐全,有管理员负责图书借阅;每年为每个农家书屋拨款约2000元用于图书更新配送等,确保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图书不少于60种、开展活动不少于4次,保障农民群众读书看报权益,满足阅读学习需求。
“我们通过举办各类读书会、征文、荐书、讲座等活动,吸引和服务更多村民到书屋充电,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东营区文化活动中心副主任谢云霞说。
下一步,东营区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探索推进“农家书屋+”模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阅读活动,盘活整合用好各类社会资源,提高农家书屋利用效率,把农家书屋打造成农民群众文化休闲、开阔视野、增长农业生产知识的平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