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那些年曾在娱乐江湖赫赫有名的影视公司和节目们

清明节,逝去的亲人可以想念,那些消失了的,曾经满足了我们精神追求的影视文化娱乐产品或是节目,是不是也得凭江缅怀一下?

国内:

制片厂之—— 

五十年北影:永远的“北影精神”

清明祭:那些年曾在娱乐江湖赫赫有名的影视公司和节目们

生卒年:1949年-1999年

生平事迹:北京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49年,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之一。经历了50—60年代的“黄金岁月”,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北影最后的辉煌时期。80年代末开始,北影已开始衰落。

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甲方乙方》以3300万的票房成为1998年全国票房冠军,也成为北影历史最后十年中的最大亮点之一。

1999年2月12日,经国家经贸委批准,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直属的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等8家电影企事业单位组建的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在北京举行挂牌成立。2008年7月31日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正式落成,北影厂搬迁工作陆续开展。2009年5月,新版《红楼梦》成为这座影视文化圣地的“终结者”。

六十年长影:死了还是新生?

清明祭:那些年曾在娱乐江湖赫赫有名的影视公司和节目们

生卒年:1946年10月1日-2005年2月

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是东北电影制片厂,也是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被称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到上世纪80年代,长影已拥有7个摄影棚,为全国之最,修建了亚洲最大的洗印车间,并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的道具库。长影成为全国生产能力最强,产量最高的电影制片厂。

很多人一提到长影都会首先提起小白楼。中国电影100年的历程中,这座建筑承载的历史是独一无二的。而小白楼残败不堪的景象如今成了老长影侥幸残留的缩影,这令许多老艺术家心痛不已。

1993年,广电部启动了中国电影机制改革的3号文件。中影公司不再统购包销国产故事片,各制片厂必须自负盈亏。长影面临真正的困境。此后除《七七事变》、《离开雷峰的日子》等少数几部主旋律电影受到一些关注外,长影影片日渐淡出人们视野,每年投产数量十分有限。据长影艺术处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2001年和2002年甚至每年只有一部。

1997年,媒体出身的赵国光接任厂长,他上任后的次年,长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计划。开展土地置换,将长影老长区21公顷土地以3亿元价格卖与长春国信集团。同时提出“一厂三区”的计划和“不拍陪钱片”的口号。随后,贷款3亿元合6亿元,建设长影世纪城。2005年初,长影以买断工龄、解除劳动合同等方式精简人员。

2003年初,长影老厂房动工拆除。不到两天,承载新中国电影荣光的电影宫只拆剩破砖烂瓦。2005年2月20-23日,1000余长影人回到长影解除了与长影的关系,三天后,长影从1000多人变为不足100人。

从西影厂到西部电影集团

清明祭:那些年曾在娱乐江湖赫赫有名的影视公司和节目们
生卒年:1958年8月-2003年11月

西影厂与第五代导演群的崛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985年以后三年是西影最辉煌的时期,《野山》、《黑炮事件》、《老井》、《红高粱》接连获得国内外的电影大奖,陕西省委三次举行千人庆功大会表彰西影。当时西影输出影片占全国输出总部数25%,居全国之首。

1989年以后,西影厂开始走下坡路,为了生存,西影人转行去拍电视剧、广告,或是做文化公司等。在电影方面,除了偶尔有一些主流片获得奖励,更多的是和民营资本、港台合拍电影,其中不少都是卖厂标——因为只有电影厂有出品权,只要给电影厂钱,一部电影就可以打上西影的标志出品。

2000年5月西影厂联合上海西城实业有限公司、西安天慧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组建的中国电影界首家股份制生产企业——西影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西安电影制片厂”也从一个单纯的国有企业成为资本多元化的集团,其中制作电影的业务全部转移到西影股份,而西安电影制片厂——也就是后来的“西影集团”——只履行出资人的职责。

2003年11月中旬,“中国西部电影集团”挂牌成立是西影的又一次大变革。这个变化源于中央成立六大电影集团的宏观调整政策。从此,44年厂龄的西影厂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便是今天的“西部电影集团”。

上影厂:繁华落幕

清明祭:那些年曾在娱乐江湖赫赫有名的影视公司和节目们
生卒年:1949年11月16日—2001年

上海电影是上海文化的传家宝,这曾经是令上海电影人颇为自豪的一句话。《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鸡毛信》、《铁道游击队》、《家》等影片,为新中国电影奠定了最初的基石。广电总局对于上海电影寄予厚望,“上海电影不能四五年出一部好电影,而应该一年出四五部好电影”。然而事实上,上海电影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呈衰颓之势。

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上影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才的匮乏。有一位在80、90年代拍过不少优秀影片的导演向记者反映,上海其实对于文化产业并没有真正摸顺,作为导演我们现在无所适从也感觉非常吃力,就是有激情拍片都不知道要去厂里找哪个部门,如果不到外面筹备资金就想向厂里申请拍片是根本不可能的,对于已经一把年纪的人哪里有什么渠道去拉资金,所以想拍也拍不成。真正想在电影上有所成就大干一场的导演和演员都聚到北京去了,因为那里的机会多,也更受关注。

2001年,上影集团、永乐集团、动画集团及上译厂、科影厂等10家企业合并,成立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总部地处上海徐汇区漕溪北路595号。

尽管院线票房不断冲破记录,但上海电影市场的热闹与上海电影无关,与以拍电影为第一己任的电影制片厂无关,仅以2004年为例,属于上影控股的永华影城以3242万元夺得2004年全国影院票房冠军,而这主要还《天下无贼》、《功夫》两部影片对于票房的巨大贡献,所以,票房纪录的背后依旧无法掩盖的是国产电影以及上海电影的普遍疲软与孱弱。

太合麦田: 唱片业的衰败是全球性的

清明祭:那些年曾在娱乐江湖赫赫有名的影视公司和节目们

亚瑟小子从华语音乐人宋柯一句“唱片已死”;到全球第四大唱片公司百代负债累累,对外招标出售;再到近日索尼旗下老牌唱片公司RCA关闭三家子公司,“唱片已死”的话题最近成为业界焦点。传统音乐产业模式的危机在2007年前后已经出现,目前更发展为全球性的危机———索尼关闭子唱片公司就是明证,而数字音乐和盗版,被认为是“杀死唱片”的两大杀手。

“太合麦田从此不签歌手,转型做版权公司。”太合麦田老总宋柯近日的一句话,引起了业界不小的震动。要知道,成立7年的太合麦田可是内地规模最大的流行音乐公司,旗下曾拥有朴树、李宇春、满文军、张亚东、阿朵、麦田守望者以及沙宝亮等一大批音乐人和歌手。

唱片产业缩水,隶属于索尼音乐旗下、成立于1901年的美国老牌唱片公司RCA关闭三家子唱片公司———Jive、Arista以及J唱片,这三家唱片公司旗下的小甜甜布兰妮、后街男孩、吹牛老爹、亚瑟小子等大牌歌手都面临转会。负债累累的百代已对外招标出售,百年老牌也将易主。唱片业的衰败是全球性的。

亚视:数度易主 回天无力

清明祭:那些年曾在娱乐江湖赫赫有名的影视公司和节目们

生卒年:1957年——2016年4月

4月1日,这间有58年历史的电视台未获免费电视牌照续牌,将于明年4月1日停播。

亚视真的要关门了!4月1日,香港行政会议召开特别会议拍板否决亚视免费电视续牌申请,宣布一年后终止亚视广播。这间具有58年历史的电视台,沦为史上首间遭香港政府不予续牌的广播机构。

自1957年创立以来,亚洲电视走过了58个春秋,前身为“丽的呼声”及“丽的电视”,比无线电视早十年诞生。回顾亚视大半个世纪的历史,可谓有起有落——曾走过辉煌岁月,推出过《大地恩情》、《霍元甲》、《陈真》等经典作品,却在数度易主后,疲态尽现,终于被宣布划上了句号。

快播公司

清明祭:那些年曾在娱乐江湖赫赫有名的影视公司和节目们

生卒年:2007年-2014年5月

标签:宅男神器

生平事迹:快播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以网络流媒体技术开发与应用为核心的高科技公司,研发基于准视频点播内核的、多功能、个性化的播放器软件。

自2010年以来,快播CEO王欣等人开发了快播视频播放软件系统,以只做技术、不问内容为借口打出一技“擦边球”,对快播系统内大量淫秽色情视频的广泛传播没有过多作为。

2014年4月,公安机关接到群众举报及相关部门移交的深圳快播公司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犯罪线索后,公安部指定管辖挂牌督办全力开展侦查。而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曾经在2014年6月26日向其开出了2.6亿元的巨额罚款。

昔日的宅男神器快播公司已经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濒临破产。而作为快播的创始人,曾被赞称创业“神童”的王欣携旗下一干高管纷纷身陷囹圄,令人惋惜。当人们再次讨论快播案,希望不会再用互联网“原罪”搪塞一家企业的过失,将把流氓软件、盗取隐私、侵权盗版当做成功秘籍,并发展成一个所谓的互联网成功学。历史无法改变,但同样的悲情剧却不应该一再上演。

人人影视

清明祭:那些年曾在娱乐江湖赫赫有名的影视公司和节目们

生卒年:2004年-2014年11月

标签:非商业美剧字幕组

生平事迹:人人影视是一个以分享、交流、学习为宗旨的外国影视节目是非专业字幕组。网页版面由动作、喜剧、科幻、爱情、恐怖、欧美剧、日韩剧等十几个频道组成。是爱好者组织,独立的非商业性组织。

2014年10月,人人影视被点名列入美国电影协会主要盗版视频网站,1个月后,已经走过11年历史的人人影视宣告关站。人人影视官网宣称:需要我们的时代已经离去,现在有更好的渠道代替了我们。

事情并没有出现转机,2个多月后,2015年2月初,获得新域名的人人影视改成人人美剧回归大众视线,但令忠实粉丝们遗憾的是,人人美剧只打造服务平台,并不提供下载资源。

跟从前相比,“人人美剧”的定位已向产业链下游偏移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与国内各大视频网站在美剧版权抢购上逐力“人人影视”显然没有资金优势,独家版权费用更是被越抢越高。而随着射手关站、人人转型、快播倒闭、迅雷上市,在传统影视资源搜索网站倒下之后,大量的海外剧爱好者开始另谋他径。

幸运52:

清明祭:那些年曾在娱乐江湖赫赫有名的影视公司和节目们

生卒年:1998年—2008年

《幸运52》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开设的一档益智性互动性节目。节目创办于1998年,由李咏担当主持。

2000年,节目在“中国电视榜”的评选活动中获得“年度电视节目”、“最佳游戏节目”和“最佳游戏节目主持人”三项大奖。在2001年“首届大学生电视节上,成为“最具生命力节目”。2001年7月和2007年6月1日,节目进了两次改版,并于2008年10月27日停播。

《第10放映室》:

清明祭:那些年曾在娱乐江湖赫赫有名的影视公司和节目们
生卒年:2004年-2014年

《第10放映室》是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的电影文化介绍栏目,王玲玲主持,于2004年起每周播出。后每年新年时推出《恭贺》系列。2008年推出《暑期电影总动员》系列。

该节目主要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电影大师、电影史上的有代表性的影片,对电影的主要画面进行展示,并同时结合国内权威电影研究专家的讲解和评说,带领观众以专业视角来解读电影和评价导演。

2014年12月12日,《第10放映室》改名为《新10放》,重回荧屏,于2015年1月1日在上星卫视周末黄金时段播出。

《新10放》将在2015年1月1日正式登陆甘肃卫视。

《开心100》:

生卒年:1998年—2011年

《开心100》于1998年开播。作为东南卫视周末黄金档综艺节目和重点王牌综艺节目,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综艺节目之一。凭借其温馨、欢乐、回味无穷的特色,成为最适合全家观赏的优质节目。 节目收视率一度逼近40%,创下无法超越的收视神话。2011年4月3日播出最后一期后正式停播。

《开心100》近几年策划了《为爱向前冲》《奥运ING》《越秀越开心》等主题节目,已形成一批忠实的观众群。

2010年末,《开心100》重出江湖,借鉴美国王牌节目《奥普拉脱口秀》的形式,以“越秀越开心”为节目口号,以草根江湖、网络世界层出不穷的娱乐元素为内容,新鲜植入“草根意识”、“网络事件”、“社会焦点”等元素,将这些与观众生活非常贴近的社会热点人物或事件,与节目有机结合。《开心100》由管艺、马松、唐锐、丫头组成的活力主持群——开心班主持。

国外:

米高梅电影公司:

清明祭:那些年曾在娱乐江湖赫赫有名的影视公司和节目们

生卒年:1924年-2010年11月03日

标签:经典电影的代名词

生平事迹:1923年,美国电影业出现危机,当时的米特罗电影公司老板马尔科斯·洛夫不但没有后退,反而又买下了同样濒于破产的高德温电影公司。此后洛夫又邀请一个小电影制片公司的老板路易斯·梅耶加盟。1924年4月24日,米高梅电影公司正式宣告成立,由此开始制造一系列电影神话。

在总经理梅耶的打理下,米高梅逐渐成为电影界的巨无霸。它旗下拥有伊丽莎白·泰勒、葛丽泰·嘉宝、凯瑟琳·赫本、加里·格兰特、斯宾塞·屈赛、克拉克·盖博等巨星;前二十届奥斯卡共40位影帝和影后中,有11位是在米高梅出品的电影中获奖的;《绿野仙踪》、《乱世佳人》、《魂断蓝桥》、《费城故事》等经典影片均出自米高梅名下;米高梅还创造了七次获得奥斯卡奖的不朽卡通形象“猫和老鼠”……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之前,米高梅一直是好莱坞最有影响力的集制片、发行、放映于一体的电影公司。

盛时璀璨,而他的衰败与没落也有借鉴的意义:

1.创作力匮乏

回看米高梅这几年的电影作为,这个落寞结果并不十分出人意料。在整个好莱坞票房节节攀高的2007年和2008年,米高梅贡献了众多赔钱典型。这两年,米高梅出品产量足有近40部,但绝大多数都是不入流的小片。创作力的匮乏,也让米高梅风光不再。

2.没有传媒集团做后盾

影视业一向有“火车头效应”,即在电影制作的带动下,发展相关产业。同为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的环球影片公司被NBC全国广播公司收购,派拉蒙影业公司被维亚康姆收购,二十世纪福克斯则隶属传媒巨头默多克,华纳兄弟影业则同属时代华纳,相关产业都发展蓬勃。虽然近年来米高梅也在与电视机构合作,但是进入市场太晚,根本还来不及施展。

3.资本运作失败

连年亏损的米高梅,在1970年被美国赌业大亨柯克·克尔科里恩买下。热衷于赌场和宾馆业的克尔科里恩将资金套现拿去投入赌博业,令米高梅与电影业越来越远。2005年索尼公司收购了米高梅,尽管索尼出手阔绰,但没有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单纯的资金注入注定只是打水漂。

节奏特效:

清明祭:那些年曾在娱乐江湖赫赫有名的影视公司和节目们

生卒年:1987年——2013年2月15日

标签:成也少年派,毁也少年派

生平事迹:1995年,以动物电影《我不笨,我有话要说》闯出名号,曾获两届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2013年又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再度入围。

2012年11月,该公司因导演李安引介到台湾高雄驳二特区设分公司,投资10亿台币,开设视觉特效中心与大量动画特效训练课程,计划3年内培训600名视觉特效人才,打造高雄成为数码产业重镇,李安与高雄市长陈菊出席揭牌仪式。

截至2013年初,节奏特效公司的全体员工达到1000多人,随着人员成本的大大提高,经营负担也随之加剧,公司濒临破产。

2013年2月15日,公司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决定先裁员200人,并已获纾困金2000万美元完成手上案子。

CoKo娱乐公司:

清明祭:那些年曾在娱乐江湖赫赫有名的影视公司和节目们

生卒年:生不详——2014年12月

标签:因散伙贪污破产

生平事迹:旗下艺人众多,走喜剧路线。据悉,与韩国搞笑艺人金俊浩一起担任公司代表的金某在2014年12月初卷走公司数亿韩币公款潜逃,CoKo公司内部在了解情况后报警,警方为了找到金某将发指名通缉令。

COKO娱乐表示“具体的损失规模和内部情况整理后将对外公布,因为是比较敏感的问题,所以为了向大家公开真相才推迟发表声明。”金某卷走的公款包括给艺人的演出费,之前金某投资的一家餐厅因经营困难而关门,拖欠了职员工资和房租,通过法院申请了破产,不久就发生了捐款潜逃事件。

已经消失的代表金某贪污的巨款包括CoKo公司的负债接近10亿韩元,面对无法偿还的现实问题,CoKo娱乐公司把重点放在破产程序上。

本文综合自新京报《远去的光影——中国国有电影制片厂生存现状调查》,Donews《祭奠那些已经离去的互联网公司》、影视娱乐网《CoKo娱乐公司巨额贪污事件濒临破产李国珠金俊贤》、潇湘晨报《那只“米高梅”雄狮倒下了》等媒体刊发的文章,感谢作者肖坤,安宏、余维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