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爱车做环境治理了吗?大行环保网
与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相比,汽车内部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更值得关注。
汽车车内主要有苯、甲醛、酮、TVOC、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也就是我们装修中常见的有害气体。其中,苯有可能导致白血病。全世界每年有很多因为车内污染而导致乘员生病甚至死亡的案例,也有很多孕妇因为乘车吸入有害气体之后而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因此,车内环境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大约有65%的司机驾车时会出现头晕、困倦、咳嗽等现象,导致司机感到压抑、烦躁、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些症状统称为驾车综合症。最值得注意的是,由驾车综合症所引发的交通事故远比长时间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引发的事故率要高得多。
车内污染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取决于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这8种致癌物,它们来自三方面:一是配饰,如座套、头枕等。二是汽车内饰,如真皮座椅、地胶等。三是生产所需的稀释剂、胶水油漆以及涂料等。此外,由发动机排出的有害废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也会危害健康。
一般刚出厂的新车内包括人造革和纺织品两类内饰件,含有大量甲醛、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像地毯、车顶毡、坐垫、胶粘剂等,都可能不知不觉对人造成毒害。甲醛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哮喘甚至肺气肿;苯属致癌物质,轻度中毒会造成嗜睡、头痛、头晕、恶心、胸部紧束感等,并可有轻度粘膜刺激症状,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心律不齐、抽搐和昏迷。此外,买来的新车都会有一些塑料质地的包装,是厂家防止破损而进行的保护,许多车主也认为这些原始包装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不愿将其去除。专家称,这种做法并不可取。这样会使原本可以挥发的污染物闷在车内“发酵”,使污染留在车内,不能得到快速有效地排除。大行环保网的专业人士建议,如果条件允许,新买来的汽车最好能停置一段时间,开窗透气,挥发污染物。驾驶新车时一定要注意车内通风,一旦产生不适感,及时进行车内污染检测。
新车的车内污染受重视,但“旧车”的问题也不容忽略。绝大多数开过一年以上的车,因为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把那些出厂时有害物质的毒性降到了很低,使车主们放松了对车内污染的警惕。虽然在这种情况下出了污染问题也不会像新车一样严重,但很多人都忽略了旧车身上仍然存在的一些污染源,问题主要出在内饰上,用过一段时间的内饰或配件会因为老化而聚集很多灰尘或尘螨,也会对车内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鉴于以上情况,大行环保网专家指出,防治车内污染要从源头做起。
第一:汽车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汽车消费使用观念,尽量避免过度装饰;同时要注意选择使用无污染或有害物质含量低的装饰品,以有效避免污染发生
第二:平时要注意按时进行车辆保养,发现故障及时到指定修理厂进行维修;购买零配件时要尽量选择原厂配件。
第三:要注意使用清洁燃料,并按照出厂设定的燃油标号加油;要科学使用机油和油品添加剂。
第四:定期去做车内空气质量的清洁、检测,车内空气的保养和维护这点很重要。
第五:夏天避免汽车在阳光底下长时间直晒,使得有毒有害气体滋生和释放。
第六:不要在车内吸烟,在大气环境相对较好的路段行驶时可以打开车窗适度通风,及时置换补充车内新鲜空气。
第七:不要使用空调的内循环,这样导致汽车无法散发污染气体和人呼出的有害气体,在封闭的车内郁积,得不到散发,极大损害人体健康。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开空调时多使用外循环,这样可以保证外界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输入车内,确保乘员呼吸到新鲜空气。
第八:不要使用刺激性较强的芳香剂或者香水,增加不必要的污染源,它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尽量去大行环保网请专业的治理机构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杀菌、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