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盾口罩——给你一个深呼吸的理由
当下, 世界环境危机重重,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下降 ,有害浮尘挟裹着细菌病毒,落在我们身上,被我们吸入体内。

那些不能忘怀的 “世纪之殇”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952年12月5日-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这次事件造成多达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根据事后统计,在发生烟雾事件的一周中,48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人群的死亡率为平时的2倍,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分别为前一周的9.5、2.4、2.8和5.5倍,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性增加。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40年代初期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
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
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61年在日本四日市。
1961年,四日市哮喘病大发作;1964年连续3天浓雾不散,严重的哮喘病患者开始死亡;1967年,一些哮喘病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到1970年,四日哮喘病患者达到500多人,其中有10多人在哮喘病的折磨中死去,实际患者超过2000人;1972年全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人。
后来,由于日本各大城市普遍烧用高硫重油,致使四日市哮喘病蔓延全国。如千叶、川崎、横滨、名古屋、水岛、岩国、大分等几十个城市都有哮喘病在蔓延。据日本环境厅统计,到1972年为止,日本全国患四日市哮喘病的患者多达6376人。
中国:PM2.5危机
中国成为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地区之一,空气中的灰霾和细菌严重影响国人健康。 PM2.5的可拍之处在于:它可以携带细菌、病毒,由呼吸直接进入人体肺泡甚至细胞中。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表报告指出,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导致人们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全球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到200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25%。空气污染已成为肺癌的最主要病因之一。

室外防御PM2.5的排头兵——口罩
防尘口罩
防尘口罩一般为杯型,能够有效贴合口鼻部位。防尘口罩多作为高粉尘行业的劳动用品使用,不足之处在于,面对携带细菌病毒的空气状况时,该口罩不具备避免二次污染的功能,很有可能再次成为污染源,对人体产生危害。
N95口罩、M95口罩
我们可以轻易的发现,在雾霾肆虐的天气,N95口罩大行其道,是大多数人的防护选择,然而由于其密闭性过于好,易导致呼吸阻力很大,极易让人体产生不适,除此之外,其也不具备抗菌性能,极易造成二次污染。
M95口罩,由上海兴诺康纶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新款绿盾口罩,综合N95口罩防护性能,过滤率高达95%,它罩体上呼吸阀有效的解决N95口罩呼吸阻力大的弊端,有效防护同时让用户自由呼吸。更为匠心的是,绿盾M95口罩采用全罩体抗菌材料,解决了防尘口罩及N95口罩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可以说是真正有效的防雾霾口罩。

PM2.5口罩
新型的绿盾PM2.5口罩是新型口罩的集大成者,它采用两大专利技术,微滤过滤技术和康纶抗菌技术,能够有效抵御空气中的“两细”(细菌和细颗粒物),同时,绿盾PM2.5口罩通过美国NELSON实验检测,保持良好的透气性的同时,能够有效过滤PM2.5颗粒,安全防霾的同时,不影响人体正常的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