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刚满20岁的傅聪,踏往了异国他乡负笈求学的路途。那时候的他还不是后来誉满五大洲的“钢琴诗人”。彼时,年少轻狂的他浑身上下充满着青涩和冲动,还有对未来的茫然与迷惘。

也正是因为如此,让他远在国内的父亲傅雷,心中饱含关心与惦念。思虑再三之下,傅雷给傅聪寄去了一封家书。信中,傅雷用儿子的偶像克里斯多夫勉励他:“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后来,傅聪在波兰连续参演了好几场音乐会,获得了波兰人民的肯定和认可,在他们看来,这个中国小伙子已经是最为优秀的肖邦乐曲演奏者。兴奋的傅聪将这一喜报写信告诉了父亲,字里行间洋溢着骄傲和自豪。

然而,面对着儿子取得的成绩,傅雷却在回信中越发小心。他首先不吝辞藻的赞美了儿子,却忽的笔锋一转,长篇幅的讲起了赤子之心,“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两封在不同时间、背景下的家书,却都行文从容镇定,挥笔自如。它们承载的是父与子之间的对话,蕴含着超凡的悟性、渊博的学识与澄明的人生哲学。也正是因为这种真实,才会令《傅雷家书》读起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也难怪金庸先生在读完《傅雷家书》后曾感慨:这是一位中国君子在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与其说《傅雷家书》是一篇“教育圣经”,不如说是一种中国“父贤子孝”式的爱的传递、以及具备仪式感的智慧传承:我们看到一位真正的父亲在褪下所有伪装之后,向孩子展现出来的唠叨、牵挂、敏感和苛求,以及小心翼翼的碰触。

后来,深受父亲影响的傅聪在接受访谈的时候曾坦言,“一翻家书,我就泪如雨下,就整天不能自持,就整天若有所思,很难再工作下去。可是事实上《家书》里说的话都已经刻在我心里很深很深。特别是父亲的遗书,我现在一想起它,眼泪就忍不住了!那里边真是一个大写的‘人’字!父亲那么朴素,很简单,很平凡,可他有真正的人的尊严。”

这就是家书的力量:它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相比与语言,它更适合传递那些想说又难以说出口的爱。傅雷用深入浅出的语句,把儿子成长路上的困惑埋藏在一个个生活中的琐事中。也正是有了亲切感和带入感,傅聪才能很快理解并接受。

然而在当下,我们习惯了碎片化的信息联络方式的时代,电话、短信、邮件等联系方式使我们的交流更加便捷,也让我们容易忽略与家人的沟通和交流,甚至使故老相传的智慧失去了可以承载的土壤:孩子在面临困惑时不愿意向父母求助,总向父母抱怨“你一点都不理解我”,刻意忽视父母的教诲与智慧,却随后被现实打击的头破血流。父母想要教诲孩子时,往往得不到完备的信息,“过来人”的经验使不上力气,以至难以对症下药、事倍功半。

当这一矛盾愈演愈烈,最终成为整个社会层面的问题时,我们恍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非但不能从家这一港湾中汲取力量,反而拼命逃离:节假日不回家看望老人的现象屡见不鲜,观念差异造成的催婚让年轻人叫苦不迭。孩子与父母的隔阂日渐加深,以孝为先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备受冲击。

在这种现状下,家书这一交流载体急需回归,家书所能带来的感动也急需回归。

也正是基于这种现状,莎普爱思药业面向全社会发出呼吁,倡议现代人用“一封家书”直抒胸臆:家书不仅是家人亲友间沟通信息、表达情感的传统方式,也是唤醒沉睡文化记忆的载体。它有着碎片化交流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情真意切且直达本心,逻辑完备且细腻绵长。

如果你愿意写一封家书,就请进入(莎普爱思)官方微信-一封家书-万金投递环节,让亲子的情感沟通显露力量,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更为紧密,让生命中温柔而坚定的舐犊深情、真诚和勇敢的赤子之心,永不褪色,您写下的这封信,莎药为您投递,还可参与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