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聚力打造高端橡胶产业基地

面对结构性产能过剩、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不利因素,广饶县紧紧扭住新旧动能转换“牛鼻子”,全面推动橡胶轮胎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广饶路径”。
眼下,在赛轮(东营)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批批新能源车用轮胎火热下线。
“我们的新能源系列液体黄金轮胎,采用的是世界首创的Ecopoint3技术,综合性能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不仅在舒适性、静音性性能表现特别好,而且在节能性、耐磨性也有非常好的表现,还有非常高的颜值外观,以目前我们主流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500km计算,采用我们的液体黄金轮胎续航里程保守估计可以达到550公里以上,可以解决我们电车用户续航里程焦虑的问题。”赛轮(东营)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品质技术部部长高磊说道。
性能优异的轮胎产品得益于赛轮(东营)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在原材料、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全面革新,但在产品落地之初,却并不顺利。由于轮胎生产原本所需的碳黑、炼胶等原料需要替换为白炭黑、EVEC胶等,而配套这些原材料需要从外地购买,不仅成本较高,供应链也不够稳定。
在一次走访过程中,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企业所处困境,积极帮忙对接县内轮胎原材料供应企业,梳理升级了一幅新的橡胶轮胎产业链图谱,精准实施一批补链延链项目。
“大到钢丝帘线、再生胶、炭黑等主要材料,小到硫化胶囊、隔离剂、软化剂等辅助材料,都能够在我们当地实现配套,橡胶轮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得到较大提升。”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田雪婷说道。
成本降低、供应稳定,让赛轮可以无忧无虑地投入生产,今年1-5月,他们的订单已经突破13.99亿元。
广饶县是全国重要的橡胶轮胎生产制造和出口基地,子午胎综合产能达到1.76亿条,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近年来,广饶县突出项目化延链,按照“全产业链发展、全要素链融合、全价值链贯通”的思路,规划建设橡胶轮胎循环产业园,研究制定橡胶轮胎产业链图谱,精准实施了烁元新材料(东营)股份有限公司3万吨/年橡胶用高性能工业炭黑项目、东营兴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10万吨/年胎圈钢丝、7.5万吨/年钢帘线项目等一批重大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有效提升了产业链上下游完整性、协同性,培育形成了以橡胶轮胎为中心,集钢丝帘线、炭黑、橡胶助剂、轮胎模具、轮胎胶囊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先后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力争到“十四五”末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