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活态遗产,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在数字时代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古老医学体系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在催生“智能中医”新模式。这种“传统智慧+现代科技”的双螺旋发展模式,不仅为中医药现代化开辟了新路径,更让世界看到了东方医学在精准医疗时代的独特价值。在这期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智慧中医人,他们在中医药和AI技术结合上做出了贡献。

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一位”95后”青年中医正以其独特的诊疗技术,为传统医学注入新鲜活力。朱同安,这位出身中医世家的非遗中医道医传承人,虽年仅24岁,却已在皮肤病和关节炎治疗领域展现出非凡造诣,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小朱医生”。

现任:

非遗中医道医传承人

庐江县中医药学会会员
专业特长:

皮肤病治疗

关节炎调理

亚健康管理

家学渊源:四代传承的中医基因

1999年出生的朱同安,自幼在中药香气中长大。这个中医世家的第四代传人,从小耳濡目染,对传统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别的孩子背古诗,我背《汤头歌诀》”,朱同安回忆道。2023年从山东协和学院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继承家族衣钵。

学术特色:古法新用的诊疗体系

在短短几年临床实践中,朱同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方法:

皮肤病专科

运用祖传秘方结合现代医学理论

对湿疹、牛皮癣、白癜风等顽固性皮肤病疗效显著

开发”内调外治”综合疗法

临床治愈率达75%以上

关节炎治疗

独创”三步疗法”:针灸松解、推拿通络、中药巩固

对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等效果突出

患者平均治疗周期缩短30%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每个患者都是独特的案例。”朱同安告诉记者。这位年轻医师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典籍,每一本都布满批注。

非遗传承:守正创新的年轻力量

作为非遗中医道医传承人,朱同安在传承中创新:

将祖传秘方进行标准化整理

运用现代科技优化传统疗法

建立患者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开展线上健康咨询服务

“传承不是照搬,而是要让古老智慧适应现代需求。”朱同安说。他正计划将部分祖传方剂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医者仁心:青春书写大爱

尽管年纪轻轻,朱同安已展现出医者大爱:

为低保患者减免诊疗费用

定期到养老院义诊

开设中医养生公益课堂

培养中医爱好者20余人

未来愿景:让中医走向更远

面对未来,这位青年中医充满期待:

筹建传统中医文化展示馆

开发中医养生系列产品

开展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

“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朱同安说,”我们这代人有责任让这份瑰宝焕发新光彩。”

基于最新研究的皮肤病牛皮癣治疗见解与临床应用

朱同安

董保之中医诊所 安徽合肥 231500

摘要: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疗、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疗法等,但这些传统方法通常效果不佳,且停药后易复发。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发展,银屑病的治疗从单一药物治疗逐渐发展为多途径的联合治疗,新型免疫调节疗法在银層病中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键词:皮肤病;牛皮癣;治疗见解

引言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银屑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光疗、皮质类固醇治疗、免疫调节疗法等,但传统治疗方法往往效果不佳,停药后易复发。近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发展,银屑病的治疗从单一药物治疗逐渐发展为多途径的联合治疗,且新型免疫调节疗法在银屑病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对银屑病的治疗仍是以传统疗法为主,新型免疫调节疗法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一、牛皮癣概述

1.1牛皮癣的病因

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约占全身疾病的15%~20%。本病是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包括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功能障碍、环境因素等。遗传因素是该病最常见的原因,约占70%,其他病因包括自身免疫紊乱、精神神经症状和环境影响。牛皮癣的发生与患者本身的免疫状态、精神状态以及外界环境有关,同时还受到遗传、感染和药物等多方面的影响。另外,免疫功能紊乱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参与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另外,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和精神紧张等也可能与本病发生有关。目前医学界还不能确定确切的致病原因,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1.2牛皮癣的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于躯干和四肢,一一般急性发病,皮疹分布在全身。皮损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红色斑块,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后可发现一层薄膜,称为薄膜现象。将薄膜刮除后可见小出血点,称为点状出血现象。皮损部位可以是全身任何部位,如头皮、四肢伸侧和面部等。牛皮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一般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本病易复发,病程呈慢性经过。银屑病的分类:根据皮损形态及皮疹特征将银屑病分为寻常型、关节病型和脓疯型三种类型。寻常性牛皮癣是最常见的类型,占90%以上。其他类型包括红皮病型和脓疱性牛皮癣等。

二、传统治疗方法

2.1 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免疫抑制剂具有抗过敏、抗炎作用,但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及贫血,长期使用会使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及贫血等不良反而环孢素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以作为糖皮质激素的辅助治疗药物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药物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突破,研究人员发现,在银屑病治疗中加入生物制剂也具有良好的疗效。生物制剂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不良反应小,可作为牛皮癣治疗的辅助治疗药物。

2.2 光疗法

光疗法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通过直接照射皮肤,抑制人体皮肤内的抗原抗体反应,从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光疗法可分为光化学疗法和光生物学疗法,光化学疗法是通过紫外线照射,破坏细胞和细胞膜的脂质成分,从而抑制人体皮肤内的抗原抗体反应,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光生物学疗法则是通过利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人体皮肤,促进人体内产生特定种类的活性物质。近年来,光治疗在银屑病中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研究发现,在对光治疗银屑病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光疗法导致患者皮肤损伤严重、光疗治疗后易出现色素沉着、易形成光化学瘢痕等。

2.3 皮质类固醇治疗

皮质类固醇治疗是通过服用皮质类固醇,抑制人体皮肤内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皮质类固醇有强效和弱效两种,一般情况下,临床上使用强效皮质类固醇较多,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近年来,在银屑病治疗中,也有部分学者对激素的种类进行了改进,如将地塞米松改为泼尼松和倍他米松。免疫调节疗法是指通过促进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常用的免疫调节疗法有一是通过注射免疫球蛋白、胸腺素等物质来达到治疗目的;二是两种:-通过利用人体自身的细胞因子来达到治疗目的。

三、基于最新研究的牛皮癣治疗见解

3.1 生物制剂治疗

在牛皮癣的治疗中,生物制剂的作用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牛皮癣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与细胞因子、炎症介质、T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有关。在治疗上,可以通过对患者使用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10受体拮抗剂等,达到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在临床应用中,生物制剂与传统治疗联合使用可产生更好的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制剂治疗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自身病情、药物反应和剂量、治疗方案等。

3.2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一种能够使药物直接作用于靶蛋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治疗方法。目前,银屑病靶向治疗主要包括生物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小分子化合物和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在银屑病的治疗中,靶向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可以避免长期口服激素带来的副作用,还可以有效抑制患者体内过度增殖的角质形成细胞。但在使用靶向治疗时也存在定的风险。例如,大分子药物如乌司奴单抗可能会导致肝脏损伤;蛋白酶抑制剂可能会导致出血等风险;小分子靶向药物如他克莫司或司库奇尤单抗可能会导致细胞毒性或免疫原性

3.3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是通过对患者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白介素-1(I-1)拮抗剂、I-22等,使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免疫调节治疗可作为传统治疗的辅助治疗方法提高传统治疗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时应谨慎,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此外,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剂量也有严格要求。在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副作用,如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

3.4 其他新型治疗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治疗方法也不断涌现,如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靶向治疗等。在银屑病的治疗中,除了以上传统疗法外,还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基因编辑或调节,使细胞达到正常状态。此外,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免疫调节药物,如氨甲蝶呤阿维 A等。在银屑病的治疗中,新型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新型疗法时应谨慎,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四、结语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明确,且治疗手段有限。银屑病的治疗已经从单一药物治疗发展为多途径的联合治疗,尤其是新型免疫调节疗法,对银屑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新型免疫调节疗法也在不断完善,且临床应用效果也日益显著。因此,银屑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避免盲目用药而加重病情。同时,患者应对银屑病有正确认识,认识到疾病的复杂性及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保持良好心态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避免因过度焦虑而加重病情甚至产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李少玲、毛雪琴、汪冬梅等。银屑病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34(8):511-514

[2]徐艳、赵敏、王艳、田艳娜。基于最新研究的银屑病治疗见解与临床应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30(3):277-279

“焕发新生”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中医药文化的复兴。通过智慧中医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期待中医药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