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的模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广泛普及,服务模式也已比较成熟。而在国内,近几年才在普通民众中有了概念,以家庭为单位、维护与促进个人整体健康的私人健康管理服务渐渐有了市场需求。上世纪60年代,全科医学理论出现以后,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的全科医生(又称私人医生、家庭医生),提出将健康管理延伸至全生命链条,全面覆盖预防——养护——治疗三大环节,50年来已在国外发达国家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国医疗市场全面开放,我国的健康管理观念已经发生质的飞跃。

1

日前,美国Love-way养老医疗集团副总裁KennKlaes来到深圳,这是继2013年旗下六维(Love-way)健康进军国内市场后,其第二次来到中国,考察了六维健康在华南区的发展情况。作为美国知名的医疗和养老服务运营商,Love-way总部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有23年的经营历程,投资和管理了多家医疗机构以及养老院,除了丰富的医疗和养老运作经验,Love-way尤为著名的是其旗下科技公司研发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及健康监测的电子产品。

记者在位于深圳蛇口的六维健康公司采访了KennKlaes先生,他向记者介绍了欧美发达国家私人医生的情况,欧美国家的基本模式是每个人要有一个固定的家庭医生,有点小病就去看看,或者定期体检什么的,如果家庭医生感到自己看不了了,就转给专家看,专科医生很多是只从家庭医生那里接受病人,不接受病人自己跑来要求看病的。因为固定的家庭医生有自己的诊所,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如果喜欢这个医生就可以一直去看他,很多人都是从小看一个医生,一直看到医生退休为止。这种模式的主要好处是这个医生会对你的病史,甚至家庭病史都非常的了解,每次见你也不需要从头看一遍病历,互相之间非常熟悉关系很好,那么医生的建议病人自然也愿意听,类似目前国内的很多医患纠纷就此避免。

美国统计医疗系统的一个指标就是多少人有固定的家庭医生。有固定的家庭医生就意味着在需要时会能够比较方便的接触医疗资源,健康会比较有保障。家庭医生各个科的知识都能掌握,当然也知道何时该找哪个专家进行分诊。这样,医疗资源就能得到比较合理的利用。

而在国内,目前基本上没有人去跟踪你的健康,患病之后,医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告诉患者为什么要这样治疗,这样治疗的意义是什么。所以中国需要一种全科家庭医生,为客户建立健康档案和医疗档案,解决日常小病的首诊问题以及疑难杂症的精确分诊问题。但是,KennKlaes先生表示,在中国建立这种模式非常不易,在人才瓶颈、价值观、政策导向以及医疗数据库完善等方面都有较多困难。因此他们在人才招募、人力成本投入、培训、医疗资源合作以及数据库建立等方面,要花费相当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同时,KennKlaes先生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他认为,只要在早期的人才建设和医疗数据库建设能占据优势,Love-way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在中国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巨大的。

1

记者了解到,六维(Love-way)健康正试图打破了传统的医疗技术格局,开启高端医生进社区服务的变革,其VIP专家更是以40-50万年薪在一线城市招聘,且要求必须在三甲医院工作10年以上,这种高起点和高薪酬已经引起行业的关注。六维(Love-way)集聚全科专家、中医专家、营养专家成为其家庭医生核心团队,引入美国先进的健康管理系统和医疗档案维护系统,向客户提供一站式健康服务;另一方面,做客户健康代理人,当客户需要转诊的时候,根据数据库给予安排合作知名医院和专家,实现精准就医。其会员的医疗档案可以实现终身维护,其中医学影像资料都储存10年,这在国内是非常领先的。六维(Love-way)家庭医生模式的实践,正推动着国内家庭医生行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居住在深圳蛇口一所高尚小区的黄先生是国内一位上市公司高管,年基本收入接近100万元,这两年他一直想找一位私人医生,但至今没找到可心的。他对记者说“我妻子身体不好,常年在家养病,孩子刚上大学,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整天忙于工作,顾不上家。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全家人的健康,如果能有一个私人医生负责家庭健康,那我心里就踏实多了”。其实,这几年国内有黄先生这样想法的不在少数。记者也由衷希望,国内的医疗体系能日益健全,尤其在健康管理和预防医学上,能有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