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工作就该兢兢业业,如履薄冰!——记公司发电厂仪表自动化技师 马建坡

3

鑫达在河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发电厂,提起电仪工段马建坡,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对这个“八零后”仪表自动化工程师竖起大拇指。在入职发电厂四年多的时间里,他默默坚守岗位,刻苦学习自动化技术,自我加压,增强素质,勇挑重任,用行动积极影响每一位同事,值得钦佩。

鑫达2005年,马建坡毕业于四川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先后从事过国家某重点项目研发和某知名电子产品研发工作,在五年多的工作实践中他积累了弱电、制图、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知识。2010年,他开始投身到钢铁企业电厂的仪表自动化领域,并以超乎常人的勤奋、刻苦和执着,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实现着自身的职技成长。

鑫达2012年,马建坡入职河北鑫达钢铁发电厂,凭借严谨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很快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并荣获“2012年公司先进个人”称号。初到发电厂,正值“余热机组投产,五万发电机组紧张筹建”之时,他既要保障余热机组运行的稳定,还要分管五万发电机组筹建期间自动化设备安装工作。项目工期紧,加班便成了家常便饭,他经常几天不回家。为了工作方便,加班方便,他每天宁愿骑摩托车上下班;整个调试阶段,体重下降了20多斤。

鑫达五万发电机组是大包工程,其中自动化控制系统选用的是南京科远的DCS系统,以前他从未接触过这套系统,其算法和组态更是与PLC、余热的和利时DCS系统有很大差别。发现这一情况后,考虑到未来的运行成本等问题,以后运行维护不能全靠厂家,马建坡决定吃透它。

鑫达初期,他先和厂家要来了机组详细资料,进行自学,争取先在理论知识上对机组有个详细了解。2013年元宵节过后,厂家对1#机组进行调试,他便每天跟在技术人员身边,学各种算法和组态。为了掌握每一段程序,厂家技术人员回去后,他便留下来加班加点地研究程序,对照设计手册进行学习,遇到不懂的,记录下来第二天再问,或者直接打电话咨询。那段时间,他经常学习到很晚才回去。月底1#机组投产时,他已经能独立编写程序了。2#机组投产时,他已经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运行人员要求,对不合理、不完善的程序进行优化,使其能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鑫达马建坡初到发电厂时,电厂仪表自动化方面并不成熟,几个刚毕业的仪表学员,更是没有什么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他一方面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带领职工深入到安装调试第一线,帮着安装公司进行安装调试,不仅在实践中快速的积累知识,而且还加快了安装进度,为机组的按时投产贡献了一份力量。尤其是3#机组调试阶段,由于多方面原因,安装公司陆续离场,设备厂家也未能及时来人,电仪自动化调试陷入困局。早一天投产就早一天见效益,面对困难,电仪工段从自身挖潜力,迎难而上,他带领着这支年轻的仪表队伍,摸爬滚打在现场,仪表安装效验,阀门调试,程序设计调试,静态、动态试验等,历时一个月,终于保障了3#机组顺利投产。虽然很辛苦,事后他说:“这很值得,既吃透了整个系统的工艺流程,又很好地锻炼了队伍,以后遇到困难就不用害怕了。”

鑫达正是有了这样的积累,2015年公司对余热机组进行改造,新增一台加热炉和蓄热器时,发电厂的电仪工段独立承担起了其中电气仪表自动化的安装调试工作,经过了20多天的连续奋战,如期并且高质量的完成了任务。现在余热机组平稳发电在六千以上,最高八千多,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效益。

鑫达平素,马建坡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五万机组设备配套的TSI系统,属于厂家推广阶段的新产品,可靠性较差。作为汽轮机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TSI不可靠,初时造成机组多次误跳机,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也给生产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一方面联系厂家,更换可靠性高的产品,另一方面从自身挖潜力,通过程序对保护的多方面研究,增加品质判断、微分判断、速率判断等多重筛选,减少假信号的产生。每一个参数,他都要反复推演、模拟,选择最合理的数值。通过近一年左右时间的观察,因TSI误动作造成停机次数为零,保障了机组运行的稳定。

鑫达在领导眼中,他是一个好员工,发电厂有需要时,不管多晚,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同事心中,他是一个好搭档,哪个工段有问题找到他,他都全力以赴地协助解决问题。在职工心中,他是一个好老师,他从不藏私,他想把自己所学所会的都教给工友。

鑫达谈及马建坡,刘志文段长不无感慨地说:“马建坡堪称大将,是我最得力的助手,每次出现紧急事故,也总会第一个冲上战场;在为人处事方面谦和礼让,也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鑫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的人生信条。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严格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热衷于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提高专业素养。他从不认为自己取得了成绩,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工作实践中,其实越学越感觉自己会的太少。”

鑫达在他看来:干工作就该兢兢业业,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