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这块需要长期积淀,成名不易。谈到人物画,王家训自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观其作品,无论水浒、红楼人物还是百子、庄子系列,以至古代名人逸士、仕女、醉翁、稚童、钓叟、樵夫,着墨最多者当数这些经年历世的人物。让这些从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翩然而至、情意纵横的,是王家训那些跨越时空、亦古亦今的人物情怀。古的是那地老天荒、难辨时世的装扮,今的是那醇朴憨直、仰天俯地的性情。古今之间,让王家训心中始终魂梦相牵、须臾不离,却因此随意而为、率性而至的,是人世间不灭的“情趣”和文明传承中永恒的“诗意”。

1

以情入诗则诗如画,以情入画则画如诗。诗意是王家训画作的“眼”,也是他贯通古今、纵横丹青的法器。观王家训的画作,每每见他在工笔与写意之间依题材、内容自由挥洒,但其法度似乎却紧紧扣着一个“情”字。人物在约定俗成的符号化表现中融入了情趣盎然的鲜活感和生动性,在承继古老传统形制的同时,赋予其民间世俗生活的生命力,并从中焕发出浓郁的东方文化情调与诗的蕴藉。

体现王家训如此画风的另一个突出标志,便是他浓厚的文人画气息。他从文人画的题材、笔墨中演绎的水墨小品,始终力求在精笔妙墨中,对旧有形式、结构进行新的解构;在依然借用文人雅士闲适、散淡的题材中,于品格、美感、境界的营造中重新进行置换;在符号的重组中,诗、书、画、印,其整体效果无不洋溢着一种清新感和生活的诗意,一扫传统文人画病态的把玩与孤傲的自赏心态。同是醉翁、高士、钓父、棋者、仕女等题材,却在王家训笔下焕然一新。他突出地表达平淡生活的纯净、充实、闲适和欢愉,表面上是传统文人画的形式,但始终饱含生命和生活的激情。在单纯和质朴中,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和平静、愉悦、诙谐、幽默的心态。从而使“他的人物画作品充满古意,同时又处处透出现代气息,传承与创新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读王家训的人物画,让人觉得是融入了一首雅致隽永的诗词,诗意永远是其不朽的魂魄。他画人物,也画山水,有工笔,也有写意,更多的是他亦工亦写的妙墨精笔。他画稚童,画仕女,也画高人逸士,但终究却画着他对生活的一种领悟和希冀。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