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第一批独角兽、全球最大的云笔记应用Evernote(中文名“印象笔记”)在经历CEO离职风波后,因上调产品服务价格,再次遭受舆论质疑。

从估值10亿美金到坐地涨价 Evernote如何丧失掉最后一丝优雅?

其中,Evernote国际版标准账户年费从24.99美元上涨到34.99美元,高级账户价格则从49.99美元上涨到69.99美元,上涨幅度高达40%。

免费版则新增一项限制“不得在超过两台设备上同时登陆”。

Evernote坐地涨价,OneNote渔翁得利

支持多设备同时登陆本是Evernote核心优势之一,Evernote竞争对手,包括微软Onenote、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都支持这一功能。

Evernote自断其臂,或是被自家统计数据所“蒙蔽”——Evernote的数据显示超过 90%的用户使用不超过2台设备,超过98%的用户常用设备不超过2台。

从估值10亿美金到坐地涨价 Evernote如何丧失掉最后一丝优雅?

但随着移动设备浪潮的兴起,许多笔记服务商正积极布局多平台登陆计划,包括微软,OneNote已经成为一个横跨PC和移动设备、横跨Windows、Mac以及iOS、Android和WP的“超级多系统平台”应用。

Evernote免费版限制2台设备间登录同步,其实质是想“倒逼”免费用户向付费用户升级,官方博客对此也毫不隐瞒,其表示:“Evernote是一家小公司,在长期内提升Evernote的体验和生产力,增加新的功能需要资源、时间和金钱上的大量投入。”

事实上,Evernote的收费已经不便宜了,国内并不缺有道云笔记、涂书笔记等十分不错的免费产品,微软的Office365个人账户的促销价也仅为299元,提供的免费容量也都远远超过Evernote的60M。这背后反映出Evernote尴尬的盈利困境。

从估值10亿美金到坐地涨价 Evernote如何丧失掉最后一丝优雅?

但在经历了创始人出走、大幅裁员、支线业务纷纷关闭、被媒体集体唱衰的“多事之秋”之后,为了不成为人们口中“2015年倒下的第一只独角兽”,Evernote重心早已转移到商业变现上。

Evernote新任CEO、Google X前高管聂坤瑞,上任后做的几件事都与削减成本有关,包括更换部分管理层、精简一些业务、调整团队规模。聂坤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作为一个半职业运动员或者曾经的半职业运动员,我特别喜欢赢,我特别不喜欢输。”

从估值10亿美金到坐地涨价 Evernote如何丧失掉最后一丝优雅?

如此强势的领导人或许正是Evernote这只“陷入病态的独角兽”所需要的,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Evernot全球现金流首次实现由负转正。聂坤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整个公司正向着现金流为正、独立的财务自由方向发展,上市也将再次被提上日程。

而对用户来说,如此简单粗暴地坐地起价是不受欢迎,甚至是非常反感的,在Evernote宣布涨价后,关于“有何替代品”以及“笔记如何转移到微软Onenote”,已经成为用户热门交流话题。

从估值10亿美金到坐地涨价 Evernote如何丧失掉最后一丝优雅?

从谈情怀到商业变现,Evernote如何打坏一手好牌?

作为曾经的资本宠儿,Evernote最初是以一款情怀产品出现在用户面前,中文版名为“印象笔记”,确实非常文艺,在功能上则定位于“用户的第二大脑”,即以文字、图片、语音、网页文本截取等多种格式帮你记录身边的一切,所有信息同步上传至Evernote云服务器,并支持在不同格式中快速寻找。轻量、内容为先、完全云端化、多平台分享,再加上免费,Evernote符合用户对理想笔记本的基本想象。

2012年,Evernote估值已经突破10亿美元,成为“独角兽”概念提出以来第一批上榜企业之一。据官方当年数据,Evernote注册用户数超过3000万,融资总额超过2.7亿美元。上市成为公司下一个奋斗目标。

但也是在2012年,Evernote放弃“小而美”转而追求“大而全”。为提高曝光量及转换率,Evernote并未专注于核心的笔记产品,以及将免费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反而不断上线各种新产品和新功能,包括Evernote Food(美食拍照)、Evernote Hello(人际管理)、Skitch(帮助用户在照片上增加标注和记号的应用)、PenUltimate(手写应用),甚至进军实体销售业务,贩卖周边产品,如扫描仪、触控笔、钱包、帆布背包…………

从估值10亿美金到坐地涨价 Evernote如何丧失掉最后一丝优雅?

然而,因不重视前期调研和开发测试,每一个产品都因本身的硬伤问题并不受欢迎,甚至遭到用户猛烈批评,最终统统被叫停。

在产品专注度不够的衬托下,Evernote核心价值也表现出创新不足的一面, “同步速度太慢”“文本格式复杂”“共享操作繁琐”“变更记录太难用”“界面繁琐,容量又小”“没法多级目录”等抱怨层出不穷。此外,对于当下中国用户极其看重一键分享到微信好友和朋友圈的社交分享功能,印象笔记也没有适配,导致使用场景窄化。

从估值10亿美金到坐地涨价 Evernote如何丧失掉最后一丝优雅?

Evernote苹果商店下载量及评价(2011-2015)

从估值10亿美金到坐地涨价 Evernote如何丧失掉最后一丝优雅?

OneNote苹果商店下载量(2011-2015)

从估值10亿美金到坐地涨价 Evernote如何丧失掉最后一丝优雅?

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印象笔记App Store评分

更重要的是,上线已经8年的Evernote始终无法摆脱“收藏夹”的角色。当前社会的背景是信息过载,看到什么资料都收集起来但是一直压在硬盘里不学习不利用这是典型的现代病,Evernote作为用户“第二大脑”,同样面临信息过载的问题。但Evernote在帮助用户梳理笔记系统的脉络、分类整理并搭建体系上,相比微软OneNote,存在致命短板。这和双方的文件层级设计密切相关。

从估值10亿美金到坐地涨价 Evernote如何丧失掉最后一丝优雅?

Evernote使用界面

简单来看,Evernote更像一个便签簿,它的结构中,只有笔记本和页,笔记本可以套一个笔记本,相当于分区。最多构成一个三层结构。也就是说,它更适合收集想法,收集文章,建立百科知识库等线性笔记,笔记与笔记之间是互不交叉、互不影响的。

而OneNote相当于一个大型笔记本,软件内部可以组织很多单独的笔记本,笔记本里面有分区,分区下面有页,页下面有子页,子页还可以再嵌套子页,其扩展方式呈树型结构。在日常应用中,更适合记录专业性的笔记,内容多且庞杂,逻辑结构复杂。这种体验,就像知乎上说的:“用OneNote记笔记,就像在写一本书,书内有章,章下有节,节中有页,一层层分得清清楚楚,一页页翻得明明白白。”

从估值10亿美金到坐地涨价 Evernote如何丧失掉最后一丝优雅?

使用OneNote整理的笔记

事实上,定位于“笔记”已严重局限Evernote的发展,尤其当Evernote试图将自己推销给企业用户时,与office深度捆绑的OneNote可谓占尽优势。近期,微软又将领英收购。在企业级市场,包括谷歌、Slack在内的竞争对手也在不断涌现,并展现后发优势。

Evernote似乎已经认识到自身短板,在印象笔记(Evernote国内版)四周年的生日会上,印象笔记全球CEO宣布的一系列新功能就包括微信搜索、印象笔谈等,“推动思维进程”也被列入产品策略中。或许,未来Evernote会学习Pocket,引入个性化的智能推荐功能。

总结:

Evernote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做一家“百年企业”,但突然提价,将使Evernote无论是在拓展新用户还是维护付费用户上都陷入十分被动的地位。企业说认为,Evernote应该认清形势,投入更多精力在核心产品的改进上,并做好免费产品。记录信息是高频需求,用户粘度很大,而知识管理类工具之间内容相互迁移目前效果还不是特别理想,这意味着,一旦用户形成使用印象笔记习惯,当免费版不能满足其需求时,他们是有动力升级为付费用户的。

此外,Evernote可以学习微软推出价格更低的学生版,或者打造开放平台,建立应用商店,与其它应用开发者合作,由第三方开发者提供丰富的应用功能集成,增强产品的功能性,形成一个跨平台存储中心。

关注企业说(qiyeshow),一键求财经新闻真相↓↓↓,就这么简单!